“侯兄,让你久等了。”沈括走上前,语气轻松。
侯宇掐灭手中的烟蒂,站直身子,沉声道:“如何?”
“陛下命我前往边关,协助蒙恬将军抵御匈奴。”沈括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侯宇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此去凶险,你可想好了?”
沈括笑了笑:
“我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这是陛下亲自下旨,侯兄,可愿意随我同去?”
侯宇沉声道:
“杀人放火是我的强项,不随你同去,难道我自己待在这咸阳城,混吃等死不成!”
此时,妹妹沈清正在院子里修剪花枝,见沈括和侯宇回来,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
“哥,你怎么回来了?事情办完了?”
沈括看着妹妹天真烂漫的笑容,心中涌起一丝愧疚。
他走到沈清身边,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尽量轻松地说道:
“清儿,哥哥要出一趟远门,去边关办点事。”
沈清手中的剪刀一顿,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
“边关?那地方在打仗啊,去那里不是很危险吗?”
沈括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没事,哥哥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安心在家,等我回来。”
沈清的眼眶红了,她紧紧抓住沈括的衣袖,哽咽道:“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沈括轻轻拍了拍沈清的肩膀,柔声安慰道:“放心吧,哥哥答应你,一定会平安回来。”
告别了沈清,沈括便与侯宇带着五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边关进发。
一路上,沈括都在思考着对策。他深知此行凶险万分,赵高既然想置他于死地,必然会在暗中使绊子。他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才能保住性命。
“你在想什么?”侯宇骑马走在沈括身旁,打破了沉默。
沈括回过神来:“我在想,赵高那老阉狗会怎么对付我。”
侯宇冷哼一声:“他要是敢耍花招,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沈括心中稍安,有侯宇在,至少安全上多了一层保障。他转头看向侯宇,却见对方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
沈括有些不自在,干咳一声:“侯兄,你这么看着我作甚?”
侯宇移开视线,语气平静地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你脸色不太好。”
沈括摸了摸自己的脸,自嘲道:“是吗?可能是没睡好吧。”
连日来的长途跋涉,让五万大军都显得疲惫不堪,战马嘶鸣,士兵们低声咒骂着这鬼天气。
终于,一座巍峨的军营出现在地平线上,如同荒漠中的一座孤岛,带给人一丝希望。
进入军营,气氛立刻不同。原本萎靡的士兵们精神一振,腰杆也挺直了不少。五万援军的到来,无疑是给这群常年与匈奴作战的边关将士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沈括和侯宇刚走进主帅营帐,一位身披铠甲,身材魁梧的将军便大步迎了上来。他浓眉大眼,不怒自威,正是大秦名将蒙恬。
“沈大人,一路辛苦!”蒙恬的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爽朗。
沈括拱手行礼:“蒙将军客气了,为国效力,何谈辛苦。”
“哈哈哈,沈大人果然是爽快人!”蒙恬大笑,拍了拍沈括的肩膀,“快请坐!”
落座后,蒙恬立刻吩咐人上酒上菜,为沈括接风洗尘。沈括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蒙恬,心中感慨万千。
他熟读秦朝历史,对蒙恬的生平事迹了如指掌。此人胸怀大志,忠信仁义,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酒过三巡,蒙恬放下酒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沈大人,此次匈奴来势汹汹,我军已与之交战数次,互有胜负。如今有了你带来的五万精兵,我军实力大增,定能将匈奴彻底击溃!”
沈括点点头,沉声道:
“蒙将军放心,我此番前来,便是为了助将军一臂之力,将匈奴赶出大秦边境!”
侯宇一直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地喝酒吃肉。他本就不善言辞,在这种场合更是惜字如金。
不过,他犀利的眼神却不断扫视着营帐内的每一个人,仿佛一头随时准备出击的猎豹。
觥筹交错间,帐内气氛热烈。蒙恬频频举杯,对沈括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只是,席间有一人,却始终面色阴沉,正襟危坐,仿佛与这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
此人正是蒙恬麾下卫将军,名叫李信。他本就对朝廷派一个文官来督军心存不满,此刻见蒙恬对沈括如此客气,更是心中不忿。
终于,在又一杯酒下肚后,李信再也按捺不住,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