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水濛濛着他奶,没明白。
卓氏给他把泪珠子擦干净了,才说体面人不讲这话,让别跟人瞎学。
“哦。”
“哦什么哦记住没有”
“记住了。”
之后没两天,王辰就随着御驾出门了,动身那日晴得挺好,到温泉行宫的第二天就下了雪,经过一夜之后,鸿元帝泡在温泉里,温泉这儿热气腾腾,天地间却在飘雪。这般美景让皇帝起了兴致,他招来太监总管,让传话下去,命随行的翰林官做几篇诗词文章来。
等乾元帝泡舒服了,更衣起来,陆续就有诗词承上。
都知道皇上是瞧见雪景来的兴致,呈上来的诗词一水儿的咏景,写青山翠柏上白雪盖顶之美。王辰会写诗,可自问并不擅长,往常写的总有些呆板,着就缺灵性。他没硬着头皮将短处亮出来,而是做了篇文章,寥寥几百字,从温泉行宫的雪景起手,写他老家的冬天几乎不会落雪,原先读着前任做的雪景诗就很羡慕,盼着有天能亲眼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来到京城之后到了,开始很兴奋,等他推开门走出去,见富人家结伴赏雪,穷人家穿着破棉袄咬牙熬冬,庄稼汉既盼着冬日冷些,冷些能把害虫冻死,又害怕这天太冷,人挨不过
鸿元帝本来兴致很高,读到这篇就感觉玩不下去了。
他拿着了好几遍,才把文章放下。
皇帝脸上笑意都没了,太监总管心里一哆嗦,颤巍巍喊了声皇上。
鸿元帝端起热茶喝了一口,吩咐说“给这几个写诗作词的赏。”
“王编修呢”
“带他过来,朕有话问。”
太监总管躬身退下,吩咐底下照惯例备好赏赐,亲自给那几位翰林官送去,顺便传口谕让王辰过来面圣。
太监总管是知道的,知道皇上很关注这位,以后极可能提拔重用。不过这位王编修也太能耐了,一篇文章就能彻底败了皇上兴致。那几首诗词的时候皇上还乐,一到他这儿眉心都皱起来。
“王大人您到了皇上面前谨慎点说话。”
王辰都准备进殿了,突然得了这句提点,他略微颔首,走了进去。王辰:“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见过礼低头跪着不敢起来,鸿元帝抬了抬手“起来吧,站着说话。”
“谢皇上。”他站起来又不吭声了,鸿元帝问“知道朕为什么要见你”
“微臣不知。”
鸿元帝笑了一声“朕好奇,想知道你多大的胆子,不怕这篇文章呈上来败了朕的兴致不怕朕拿你问罪”
王辰低着头,眼神就落在御案前,回答到:“皇上不会。”
“为何不会”
“因为皇上心系黎民百姓,是明君。”
鸿元帝盯着他了一会儿,转而说起别的,问他南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和北边大不同
“景不同,但人相似。”
“作何解”
“南北地貌风情相差很大,微臣赴京应考那年一路北上就发现了,北边地平大江大河少,南边多山多河;北边冷起来难过,南边热起来难熬。相差这么大为什么说人相似说来简单,左右富贵人家都好过,穷人家都靠熬。像微臣,受天恩被点做翰林,食禄米领岁俸,日子较从前好过很多,入冬之后都还是怕大雪。积雪难清,地滑难走,出个门浑身都能冻僵了,回屋里鞋袜衣裳全是湿的微臣尚且如此,遑论贫寒百姓。雪景美则美矣,穷人家欣赏不来。”
从落雪说起,这天鸿元帝同王辰谈了不少,后来不知怎的还说到家庭关系上。
王辰那么感激他双亲和妻,鸿元帝好奇,好奇想知道寻常人家的父子亲情是什么样,民间那些普通夫妻如何相处他是皇帝,他想知道就问了出来。
王辰就提到原先双亲如何供他读,后来成了家,他因为常年在外,妻子郭氏替他尽孝心侍奉公婆,他外出应试妻子不放心他独身一人,几次随行。他侥幸被选做庶吉士,进了翰林院方知自身不足,那段时间经常熬夜读,郭氏没一次早睡,天天等他到深夜,从没有怨言。又说家里有个调皮儿子,很聪明,还小不好管,他就听他娘的话,郭氏为了给他开蒙现在陪他读王辰娶到这么个媳妇儿就感觉自己得了个宝,有人问起他就忍不住想要炫耀。他说了一大通,才想起来这是在御前,赶紧打住。
还别说,鸿元帝听得挺起劲的,听完很是向往。
后来让王辰退下之后还独自感叹了一句,说这才是夫妻。他和皇后,夫不夫,妻不妻。
王辰就是来给鸿元帝做了陪聊,聊完也没得赏,就回去了。翰林院其他人还在等他,他空着手回来心里先是一松,复又一紧,催问道“皇上可是恼了你那篇文章你写了什么”
王辰摇头说没写什么。
“那皇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