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休沐放假回家 (1/2)

这天日头也很毒辣,我穿着半旧长衫背着那个用了好些年的书篓,走得满头是汗。这会儿正是一天之中最晒人的时间,村道上没什么人影,他一路过来只遇上个担水的老叔,站着跟人说了两句之后再没见着熟人。

快到自家门前的时候,他和旁边一户的大娘撞个正着,那家刚吃完饭,正在收拾。

一看见我,大娘楞了一下,跟着放下抹布就走出来,问他回来了?赶在这时候回来是来帮着收谷子的?

乡下人说话不兴细言细语,大娘一开口,正在吃饭的王家人就听见了,王父还琢磨着,卓氏端着碗边吃边往外走,说去看看。

从婆婆站起来,郭婉瑜吃了三五口饭,就听见她满是欣喜说:“二郎啊?!”

再然后就是熟悉却数月不曾听见的清润嗓音,应答道:“娘,是我回来了。”

“好,好,回来好!日头这么毒你还站外面干啥,快跟我进屋,咱家正好在吃饭,让媳妇给你添一碗。”

想到王辰,郭婉瑜心里头思念之情便难以自抑,听婆婆说学堂在六月份都要放假,以便学子回去帮忙务农,自打听说郭婉瑜就看着村中水田里稻穗的涨势算着今年收割的时间。爹说六月尾巴上就能收,多等几天也可,说他估摸二郎总要提前几天回来,算起来差不多了……

这话是昨个儿说的,没想到今儿就到家了。

郭婉瑜跟着走到院坝上来,看着正在上坎的男人,喊了声相公。

我听见了,他笑着看过来:“家里可还好?这半年辛苦爹娘也辛苦婉瑜了。”

郭婉瑜鼻头本来就泛酸,泪意在上涌,听到这话更了不得,她赶紧忍回去,说:“别在外头晒着,相公你快进屋,有话到屋里说。午饭没吃吧?我煮个糖水蛋去。”

卓氏在旁边听着点了点头:“还是婉瑜心疼你。”

我却摆了摆手,说:“别麻烦了,有稀饭给我添碗稀饭就行,这会儿真吃不下别的。”

郭婉瑜就进灶屋添饭去了,又切了一小碗泡萝卜丝给他开胃。我跟在娘后面往屋里走,才走到屋檐下大房的都过来了。我把书篓放下来,石头就趴上去想看里头装的啥,差点把书篓打翻。卓氏让大郎媳妇把人看好,不耐烦问他们过来干啥?

“听到说话声,过来看看。”

“二郎回来了我们还能不闻不问吗?”

“这么远回来路上用了几天?带没带啥东西?”

我一脸惭愧,说他到扬州就直奔府学,之后几个月都在埋头读书,没怎么出去逛。

陈氏心里的喜悦就消退一半,她扯扯嘴皮:“……啥都没买?”

“就给爹买了块茶砖。”我说着把一斤重压成砖块的茶叶从书篓里取出来,那茶砖外头用厚纸仔细包好,拿绳捆着。他朝父亲递去,父亲接过手捧着嗅了嗅,真香。

问多少钱买的,我不肯说。

“总比镇上卖的茶叶贵不少?”

“是稍稍贵些。”

父亲才不信只稍稍贵些,这闻着比他平时喝的粗茶香了不知道多少,他差点忍不住想撬开泡一碗尝尝。

父子二人说着话,大郎媳妇着急了:“就没买别的?糖块都没?”

郭婉瑜端着稀饭咸菜进屋,听到这话笑道:“带啥也不能带糖块啊,这么热的天哪放得住?”得,这是没搞头了!

陈氏说她饭没吃完,拖着石头就走。石头不肯走,听到在说糖块就闹着要吃。别人还没说啥憋着气的陈氏就骂了他一通:“闹什么你不嫌丢人!跟我回去!”

本来是想骂给卓氏他们听,结果没人搭理她,陈氏气哄哄走了。

王大郎说了她一回两回都不好使,估摸也懒得说了,只道女人家眼皮子浅,让我别往心上去,又问他在扬州府的种种见闻。老大也竖着耳朵在听,看大家都想知道,我就从头讲起,从他正月间出门开始说,说他怎么去的扬州,到了之后怎么找到的地方,拜见了谁,人家怎么考他,他又如何应答,就这样得了学官赏识云云。

“你写信回来说学堂那边给发文房四宝鞋帽长衫,考得好还能拿钱,是真的?”

我点了点头说不假。

“从前只知道读书费钱,去了府学方知学问做得好一点儿也不费钱,朝廷下大力气在各地兴建学堂,这些学堂不收束脩提供住处不说,还补贴生活。我出门之前娘给我拿的钱,除了路上有些开销,其他时候没怎么用过。”

我说着又要拿钱出来交还给卓氏。卓氏让他收着,这钱吧,不用可以,不能没有。

这下赌气跑了的陈氏心里觉得,头年都觉得分了家之后爹娘肯定供不起老二,过不了几年他也要回来务农,到时候他还不如他两个哥,至少大郎有一把子力气,老二人虽然踏实,下地不太行,比不上老庄稼把式……现在看看,他们还抠抠搜搜的,老二日子这么舒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