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知道我睡到天亮还不起来,就要成懒婆娘了,我可不想被人那么说。”郭婉瑜一边梳头一边同我说话,都收拾好回身看他跟昨个儿一样靠坐在床头,“相公你一路赶回来累了,多休息,我给娘帮忙去。”
我叹口气,在她开门出去之前把人叫住,说:“分家之前屋里这些活是嫂子和娘分担,嫂子虽不懒惰,也不似你这般积极主动,能躲还是会躲的……”
郭婉瑜也不是蠢人,大概知道他的意思,就接了话茬说:“相公纳闷我是真爱干活还是装得勤快?一半一半吧,要是能坐着享清福谁又想从早忙到黑?可家里有这么多活,我不做,难不成等娘来做?”
说完她又要往门边走,再一次被叫住。
“那个、银簪子你不用吗?”
“又不办酒又不吃席,就别打扮了吧……”
“那东西买来就是要用的,放着做什么?别等这支还没用过新的又来了。”
“你可别再买,一支就够,这个费钱。”
看她一下紧张起来,我挑起眉梢,说:“你不用,肯定是心里不喜欢,我下回买个其他样式的给你。”
郭婉瑜眼都睁圆了,说喜欢!特喜欢!
“喜欢你用啊,我买它就是想看你用。”
郭婉瑜:……
感觉掉了他的坑,出去半年又学坏了。郭婉瑜说不过他,只得开箱子把妥善存放的梅花头银簪子取出来,重新挽了个发髻。等她梳好头,外面天又亮了许多,不用点灯我就能看清楚她的模样,“我看到这簪子就感觉衬你,果真是这样。”
郭婉瑜用上了新首饰,心里痒痒,问他真好看?
我点了点头说很好看。
“我出去了,不能再磨蹭。”
这回王辰没再生事,他就看着郭婉瑜出屋,等她出去之后也跟着收拾起来。
这天上午,我计划去大杨村一趟。按正常说,他从府城回来不用去给岳父报告,郭家这不是遭了灾?他是亲女婿,不在家也罢,既然回来了总该过去看看。
我把心里的盘算一说,婉瑜就拉住他。
问她怎么?
郭婉瑜说不想他去。
问为什么?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应声,说:“我怕你尴尬,怕你抹不开脸,怕你吃亏……我爹要面子,但那边不只有我爹,只怕你开口问他们作何打算,她直接张嘴问你借钱,要真遇上这种事你怎么反应?”
我说不妨事,我现在没多少地方需要用钱,只要立好字据把钱借出去给岳父救急没关系的。
郭婉瑜不让,说立字据也不好使。
要是外人你能去讨债,你丈人跟你借钱你还能逼债不成?
读书人的名声要不要?功名还考不考?
“我是做女儿的,其实这种话不该由我说,可我不相信我后娘。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怕你借出去就收不回来了。你不知道,我知道,我娘家没穷到那份上,哪怕没二十两积蓄,十几两铁定有。加上衙门还补贴了一些,就算还是不够,我爹也该问大伯开口,亲兄弟守望相助。”
“你明白吗?除非万不得已,我不想和娘家那边有钱财上的往来。”
王辰听明白了。他也不是多愿意往外借钱,而是觉得岳父要是开口,他不能拒绝,假如拒绝了没脸的是婉瑜,婉瑜夹在中间会十分为难。
媳妇娘家遭了大难,向女婿开口这怎么能推脱?
虽然郭婉瑜这么说,王辰觉得他还是该去一趟,不去不对。郭婉瑜没法,转身就去搬了救兵,她把婆婆卓氏找来,让卓氏跟男人说。
卓氏还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直到听儿子说他要去大杨村。
“二郎想去就让他去。”
“万一……”
“放心吧,没万一,”卓氏转身就让儿子回屋去把那十几两拿出来,说暂时还是放她这儿。银子到手之后,她又说,“你丈人要是真跟你开了口,你反正没钱,就往我身上推,让他来找我。”
“要是真找上您?”
“我就跟他哭诉府城开销大,读书人不好供。”
郭婉瑜听糊涂了,说:“前次相公写信回来还附了三两银子,娘一高兴然后全村都知道了,都知道官学给发笔墨纸砚鞋帽长衫还补贴生活,哪来的开销啊?”
卓氏得意洋洋说:“老二媳妇你还是太实在,就算官学把这些全包了不是还有人情往来?和人情往来相比吃喝那点算个啥?我听说城里还有诗会文会,这些不都要花钱?跟同窗去吃个酒不花钱?他们又不能去府城打听二郎干了些啥,我爱咋编咋编他能知道个什么?”
郭婉瑜:……
“老二你记住,你丈人问你奖励的事你照实说,问你钱呢?你就说给我和你爹还有婉瑜买东西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