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10号,还有一袋烟功夫就要黑天了,在下午的时候棺材就挪到院子里。
等到成殓后再挪到灵棚里,那时候小强就要在灵棚里守夜,当地人叫“守灵”。
这时候庄里的大部分妇女都过来了,她们是来哭送玉红的。
这么多人来送行只有老庄主去世时候出现过。
“成殓”是要把盛装地死人装进棺材里。
要给死人周边塞上用纸包好的纸包子,以防止出殡时候死人晃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在死人袖子里塞上“打狗饼”。
就是面饼,老人说死人在去世后去往阎王殿,途中要路过野狗岭。
这时把袖子里面饼拿出来,它们就不会咬。
黄海霞是庄里专门给去世女人成殓的,此时她走进院子。
到棺材边看看,然后整理一下衣服来到玉红面前。
“玉红,这里凉会感冒的,我送你去屋里,那是好屋,里面暖和”说完深深鞠上以躬。
接着就指挥几个男人把尸体抬起来放到棺材里。
方坤嘶哑的嗓子哭喊着,被祥海德亚架着来到棺材旁看媳妇最后一眼。
小强和小花在大人怀里使劲挣扎,拼命哭喊着要妈妈。
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在场的人都很难过,有些妇女开始哭出声音。
黄海霞开始填塞土纸包子,她要把去世人整理像睡着似的,然后才会让前来送行的人瞻仰。
一袋烟功夫就好了,这时候被架着方坤再次来到棺材前。
他双眼紧紧盯着熟睡的玉红,趁着人不注意,头猛的撞击棺材帮子。
顿时额头上起个血包,满脸都是血。
祥海德亚连忙抱着他走到一边,有人找来烟灰抹在上面。
小花哭嚎着伸手要去棺材抓妈妈被大人抱走了。
小强挣脱出来,慢慢走向棺材,两手扒着棺材帮子翘起脚尖看着妈妈一滴眼泪也没有。
“俺妈,你放心走吧,我长大给你报仇”说完也像父亲那样拼命把头朝棺材上撞。
乡邻们陆续走过来做最后告别,妇女们开始哭了,顿时院内院外哭声一片。
道别完了,启尚指挥着众人把棺材抬到家东的灵棚内。
一张竹帘子上挂着玉红的相片,帘子前面是张桌子,上面放着贡品。
帘子后面就是棺材,在棺材和帘子之间有张黑泥盆,当地人叫“劳盆”。
是用来烧纸用的,一盏麻油灯放在棺材前头。
等会小强就要过来坐在油灯旁一边烧纸一边守夜。
大伙商量好了,明天出殡由启尚作大指,就是指挥人干活的。
因为方坤也没有兄弟亲戚,就为帮忙的人办三桌酒席,庄里人来吊唁的就不坐席。
当商议玉红埋在什么地方时候,方坤说不能埋在父母旁边。
这让在座人很诧异,在方坤再三坚持下,最后确定埋在张启禧坟墓南边。
也就是靠近南北大路不到六十米的地方。
之所以不埋在父母坟边,那里有牺牲游击队员小马的坟墓,这事庄里人没人晓得。
两更天了,众人散去,西北风越来越大,天上的云彩越来越厚。
方坤拿来一条芦席又把家里被子都抱来,他要陪着儿子“守灵”,毕竟儿子才12岁。
爷俩坐在灵棚里也不说话,小强一会拿起两张黄纸点着。
那黄纸火苗一窜眨眼变成纸灰。
听人说这纸灰是妈妈去那边买东西的钱。
他要多给妈妈烧钱,让妈妈在那边有钱花。
几天几夜没合眼,方坤实在熬不住了,他睡着了。
看着眼前的棺材再看看四周黑乎乎的夜空,听着“呼呼”的风声,小强有些害怕。
听老人说人死了就会变成“鬼”,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怕鬼。
妈妈,你也会变成鬼吗?你就是变成鬼我也不怕,你是俺妈,你不会来吓唬我的。
俺妈,我会为你报仇的,我也会照顾俺大俺妹还有俺小弟。
我不去上学啦,我回来带俺小弟,想着想着泪水顺着他脸颊流道脖子上。
第二天一早,巧珍就过来给小强和小花换上“孝衣”。
小强腰里扎着白布当地人叫“勒腰子”。
等到出殡领棺下地的时候,他要将勒腰子中间顶在头上,两端拿着“哀棍”。
身后还系着一根细麻绳,脚上穿着被白布蒙上“孝鞋”。
看到这身打扮,前来吊唁的人就知道这是“孝子”。
而作为闺女的小花则是穿着一件白大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