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修炼 (1/2)

虽然九叔认为依赖丹药修行是走了捷径,但他也清楚茅山上炼丹一脉同样如此,只要不急功近利,这并非不可取。想到此处,九叔一饮而尽杯中茶水,放下茶杯,转头看向周晓宇,嘴角挂着一丝玩味的笑容:“怎么,想让我助你炼药?”

周晓宇被说中心事,却毫无尴尬之色,反而对九叔竖起大拇指,一边恭维着九叔,一边强调自己是为了给九叔争光才想借助丹药修行,努力让自己的请求显得更为正当。

“好,我答应你。”九叔的回答让周晓宇一愣,他没想到九叔会如此爽快地答应,自己准备的一大堆说辞还没用上呢。

九叔看着周晓宇错愕的表情,心中更加愉悦。他确实没有忽悠周晓宇,作为茅山符一脉的传人,他并不精通炼丹,但恰巧会炼制一种名为培元丹的丹药,这也是他唯一有把握炼制的丹药。

培元丹,顾名思义,能够疏通经络,固本培元,是修炼初期打牢根基的绝佳丹药,非常适合此时的周晓宇。而其药效则完全取决于主药的质量,五百年的宝参,恰好能让培元丹达到最佳效果。

见周晓宇回过神来,九叔便让他将东西留下,承诺会帮他炼成培元丹。周晓宇见目的已达成,便不再多留,以免影响九叔休息。

望着周晓宇离去的背影,九叔坐在椅上,为自己倒了杯茶,目光落在桌上的两盒人参上,陷入了回忆。

想当年,在茅山修行时,他和师兄弟们每月都能从师父那里得到一粒培元丹。每次服用后,修为都会突飞猛进,他们自然对这丹药充满了好奇。经过多方打听,九叔得知这些培元丹并非师父所炼,而是出自茅山的炼丹一脉。为了学习炼制培元丹,九叔曾频繁光顾炼丹一脉的所在地,与那里的弟子结交,最终成功从秋姓师伯那里学到了炼制方法。为此,他师父还误以为他想转投炼丹一脉,差点将他逐出师门。

回忆着那些往事,九叔的嘴角挂上了一抹温馨的微笑。

五天后,九叔将一个塞着塞子的瓷瓶递给了周晓宇。周晓宇一眼看到瓷瓶,眼中立刻闪烁着惊喜的光芒,急切地问道:“师父,你炼成了?”

九叔双手背在身后,微微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之色,故作深沉地说道:“嗯,两颗人参共炼出了十八颗培元丹,手艺还未生疏。”

“太好了,师父您真是太厉害了!”周晓宇连忙称赞,一连串的马屁话如泉涌般涌出,让九叔听得心花怒放。

过了一会儿,趁着周晓宇喘气的间隙,九叔打断了他的恭维,收起了笑容,指着瓷瓶说道:“好了,还是先试试这培元丹的效果吧,我在旁边看着。”

周晓宇点头答应,跟着九叔走进屋内,盘坐在床上,将瓷瓶拿在手中。他静心凝神,很快便进入了修炼状态,但这次他并未开始修炼,而是打开了瓷瓶,倒出一粒培元丹。

一颗花生粒大小的雪白药丸落在他的掌心,一股清新的药香扑鼻而来。他毫不犹豫地张开嘴,将培元丹吞下。随后,他将瓷瓶盖好,放在一旁,继续投入到修炼之中。

周晓宇将那颗培元丹纳入口中,丹药与味蕾接触的瞬间,竟奇迹般地融化为一股清凉的液体。他心中讶异,原以为那些传说中的入口即化只是夸大其词,没成想亲眼见证了这一幕。随着他轻轻吞咽,那股清凉之流自喉间滑落,直抵胃脘,所经之处,带来前所未有的舒畅感,仿佛全身都被一股清新的气息洗涤。

正当他沉浸于这份奇妙体验时,九叔的声音犹如惊雷,将他猛然唤醒:“集中精神,启动你的修炼法门。”周晓宇闻言,立刻收敛心神,运转起引气诀。霎时间,四周的灵气仿佛被无形之手牵引,纷纷涌入他的身体,穿梭于四肢百骸,最终汇聚于丹田,那里原本渺小的灵气团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规模远超以往。

修炼结束后,周晓宇惊讶地发现,自己丹田内的灵气团体积几乎翻倍,这次修炼的成果堪比往日十日的积累。他心中暗赞,这丹药辅助修炼的效果确实非同凡响。同时,他还察觉到,丹药的药力并未完全消散,仍有残余在体内缓缓释放,持续滋养着他的身体,巩固根基。

周晓宇向九叔详尽汇报了自己的感受及推测,九叔听后,略作思索,嘱咐他三日后再服用下一颗,并让他安心修炼。

次日近午,九叔正聚精会神地绘制驱邪符,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导致符箓功亏一篑。他面露不悦,正欲责备,只见文才推门而入,神色慌张,紧紧抱住九叔,连声呼救:“师父,我好热,救我!”九叔见状,心急如焚,连忙询问详情。文才抽噎着说,是周晓宇给了他一颗药丸后,身体开始发热。

九叔听闻涉及周晓宇,心中稍安,深知小徒弟行事有分寸。他抓住文才的手腕,把脉片刻后,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随即拍了一下文才的脑袋,责备道:“傻小子,这是好事,还不快去修炼!”在九叔的指引下,文才迅速进入修炼状态。

次日,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秋生身上,他也是一脸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