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通灵玉佩 (1/2)

夜幕降临,义庄的小院里却灯火通明。中央搭起了一个三尺高的法台,供桌上摆放着一面八卦镜,周围蜡烛、香炉等祭祀用品一应俱全。文才和秋生在一旁观看,而周晓宇则在一旁等候九叔的指示。

九叔身着杏黄色道袍,手持金钱剑和黄表文书,缓缓走到法台前。他将黄表文书放在桌上,用金钱剑压住,然后开始结印,运用法力,通过印诀与外界灵力沟通,施展千里传书的法术。

随着一声“开”的大喝,九叔双手交叉,食指并拢,一道黄色的法力光束射向八卦镜。八卦镜瞬间发出翠绿色的光芒,在夜色中格外耀眼。

“晓宇,过来在文书上滴一滴血。”九叔拿起黄表文书,示意周晓宇过来。早有准备的周晓宇用缝衣针划破手指,在文书上滴了两滴血。

随后,九叔将黄表文书插在金钱剑上,猛地一挥剑,文书竟自发燃烧起来,瞬间化为灰烬。接着,九叔用金钱剑指向八卦镜,一股青烟飘向八卦镜,八卦镜的绿色光芒也随之消失。

九叔收起架势,对周晓宇说:“我已经把你的信息传给茅山了,很快你就会成为正式的茅山弟子。现在我们去祭拜祖师爷,让他们认识你,挂上名。万一哪天你遭遇不幸,也能先到祖师爷那里报到,积累阴功,好投个好胎。”

祭拜祖师爷的过程并不复杂,在供奉堂里进行即可。那里摆放着九叔一直供奉的茅山祖师牌位。九叔念了一段祷文后,让周晓宇在牌位前磕头。刚磕完头,周晓宇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此时,九叔说道:“起来吧,祖师爷已经知道了。”

在供奉堂内,九叔的话语落下后,萦绕在周晓宇周围的那股香火气息渐渐消散,他心中顿时明白,祖师爷已经离开了。说实话,在祭拜祖师的过程中,他心中有些忐忑,毕竟自己的身份特殊,担心祖师爷会发现什么。但现在看来,祖师爷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然而,他并不知道,九叔所说的祭拜祖师爷,其实只是请来了对方的一缕微弱的灵识,根本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而且,九叔请来的这位祖师爷,也并非是茅山的开山祖师三茅真君之类的仙人,而是九叔这一脉中在地府任职的某位祖师。

尽管如此,周晓宇在祖师爷那里留下了名字,从此也算是有了依靠。在亮明茅山弟子的身份后,一般的修道人士都会给他几分面子。毕竟,茅山在这个世界可是声名显赫,弟子遍布天下,天庭和地府中都有茅山的人担任要职。这样的势力,又有谁愿意得罪呢?

然而,此时的周晓宇对这些内幕一无所知,也不明白自己拜入茅山是一个多么明智的选择。当九叔让他起身时,他便顺从地站了起来,从背着的挎包中取出一个木盒,双手恭敬地递给九叔,诚恳地说:“这是弟子的一点心意,请师父笑纳。”

九叔没有推辞,直接接过了木盒。在这个年代,拜师送礼也是老规矩了,就连孔夫子收徒弟时也要收取束脩。当然,这拜师礼并不看重价值,主要是讲究一个诚心。而周晓宇准备的拜师礼,正是他精心合成的五根人参之一。他深知九叔之前对他的帮助,甚至不惜损耗元气,因此他不能随便拿些东西来充数。

然而,九叔接过木盒后,并没有打开查看,而是直接放在了供桌上。如果九叔知道周晓宇的拜师礼是什么,恐怕也不会收下。因为盒子里的人参一看就非同凡响,太过珍贵。以九叔的性格,是不会占徒弟便宜的。

放下盒子后,九叔从怀中掏出一块通体晶莹、泛着绿光的玉佩,开口道:“这通灵玉佩你也见过,是你师祖传下来的。它可以辟邪消灾、祈福纳吉,同时也能证明你茅山弟子的身份。今天,我把它传给你,希望你能守正辟邪,光大我茅山门楣。”

说完,九叔解开缠在玉佩上的线绳,亲自将玉佩戴在了周晓宇的脖子上。周晓宇躬身道谢。

第二天一大早,九叔就带着周晓宇来到院中。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不断打哈欠的文才和秋生,两人睡眼惺忪、无精打采。显然,他们起得太早,还没睡醒。九叔不用回头,只听身后两个徒弟的哈欠声,就知道他们的状态。他指了指院子的角落,没好气地说:“你们两个去那边练拳,要是让我看到你们偷懒,今天午饭就别吃了!”

“是,师父。”两人懒洋洋地回答。九叔眉头一皱,重重地哼了一声。这声音让两人身子一颤,顿时精神了许多,连忙小跑着远离了九叔。

对于周晓宇这个新收的徒弟,九叔展现出了和蔼可亲的一面。这让周晓宇有些哭笑不得,但他还是努力保持平静。他知道九叔是出了名的小心眼、爱记仇,现在笑了,等会儿可能会让自己吃苦头。

九叔没有注意到周晓宇的表情,他走到小院中一个平坦宽敞的地方站定,朗声道:“咱们道家的修炼,讲究的是性命双修。只修性不修命,是修行的大忌;只修命不修性,则难以达到至高境界。性命双修才能走得更长远、更稳健。你现在即将踏入修行之列,必须注意这方面。看你现在肌肉松弛、身体不健,得好好锻炼一番。今天,我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