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大战一触即发,万事俱备! (2/3)

下令,让我们晋绥军全力配合中央军,对晋西北地区的红军力量进行歼灭。”

听到这话,阎老西手中的笔猛地一顿,眉头瞬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沉吟片刻,声音低沉地问道:“我之前让你去调查关于这支红军部队的情报,现在查得怎么样了?”

杨成林深吸一口气,神色认真地汇报:“根据我们多方侦查,晋西北地区的这支红军部队发展速度极为惊人,他们的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张。”他稍微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我估计这支红军部队的人数应该还不算多。因为他们一直对外以351团自称,只是红军的团级编制。”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阎老西更加直观地理解。

“我感觉这支红军的队伍最多也就1500人的样子,撑死了两三千人!”

“嗯,有道理。”阎老西缓缓点了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的光芒,“红军刚刚经历过长征,长途跋涉、艰苦战斗,原本的兵力必然会大幅锐减。这支团级编制的队伍人数确实多不了。”

“那我们要怎么办?”杨成林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纠结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要不要违抗国府总部的命令,暂时不对这支红军队伍动手?”

“算了,没必要……”阎老西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沉稳却又带着几分考量,“现在的国府还是光头说了算,我们没必要为了一支并不算强大的红军队伍,就和光头彻底翻脸。”

他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在房间里缓缓踱步,“所以就先不抗命了,我会安排一个旅的兵力配合中央军对红军的围剿行动。”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杨成林,“就让第八旅去吧,也算是做做样子,配合一下中央军的行动,给光头一个交代。”

说到这里,阎老西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谨慎,随后对杨成林郑重地说道:“不过,我们对这支红军队伍的实际情况了解并不深入。

你马上跟第八旅的旅长说清楚……如果这支红军队伍的战斗力超乎想象的强大,那就让他们立刻撤回来,没必要和红军硬拼,保存实力才是关键!”

“明白!”杨成林大声领命,声音在房间内回荡。

……

1936年6月10日,烈日高悬,酷热难耐。

中央军第28旅和晋绥军第8旅的联合军队,在一片尘土飞扬中,浩浩荡荡地朝着351团的新中根据地进发。他们的脚步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地发出的沉闷低鸣。

然而,这支联合军队才刚刚靠近新中根据地30公里的范围,便已经被351团敏锐的侦察兵察觉。

351团侦察连连长吴昊天,此刻正心急如焚地策马狂奔,他的脸上满是汗水,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回团部,向团长汇报这一紧急情况。

终于,他气喘吁吁地冲进团部,一眼便看到了正在研究地图的苏晨。他几步上前,神色紧张,声音急促地开口道:“团长,出大事儿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呼吸,“我们在根据地外面30公里以外的官道上,发现了中央军和晋绥军两个旅的部队,粗略估算,共计一万多人。”

他伸手朝着发现敌军的方向指了指。

“看他们的行进方向,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按照他们现在的行进速度推算,最快明天便可以抵达我军根据地的外围防线。”

听到吴昊天的汇报,苏晨的神色依旧平静如常,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沉稳地看向吴昊天,脸上没有丝毫慌乱。

对于这样的情况,苏晨其实早有预料,毕竟,如今的新中根据地发展得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必然会引起国府光头的注意。以光头现在的心态和立场,是绝对不会容忍红军部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不断壮大发展的。

“行,我知道了。”苏晨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开口应道,“你继续让侦察连的战士们密切监视中央军和晋绥军的这支联合部队,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回来汇报。”

“是!”吴昊天大声领命,转身迅速离去,那坚定的步伐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

……

等吴昊天离开后,苏晨缓缓转过身,看向身旁同样神色专注的陆秋。

“你觉得,我们面对中央军和晋绥军的联合部队,胜算有多大?”苏晨轻声问道。

陆秋闻言,微微一愣,一边在脑海中快速盘算,一边开口分析道:“如今我们351团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6000余人,虽然还没有全员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但是我们现有的装备也算得上精良,战士们训练有素,战斗力非常强悍。”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望向根据地的方向。

“再加上我们这段时间在根据地外围防线上,日夜奋战建立起来的高强度防御工事。”他握紧了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