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团团部,略显陈旧的建筑里,气氛沉重得令人窒息。
孙铭心急如焚,鞋底与地面猛烈摩擦,发出急切而杂乱的声响。
十几分钟后,他猛地推开了楚云飞办公室的门,动作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慌张。
“啪!”孙铭站定,抬手敬了一个标准到近乎刻板的军礼,他的声音因为紧张和震惊而微微发颤,喊道:“团长!”
此时,楚云飞正全神贯注地伏案审阅一份作战计划,钢笔在纸张上摩挲,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闻声,他缓缓抬起头,不紧不慢地说道:“慌什么,慢慢说。”
孙铭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缓缓说道:“黑风寨已被灭,山寨里尸横遍野,没一个活口。”
“砰!”楚云飞猛地站起身,双手重重地撑在桌子上,巨大的力量使得桌上的文件如雪花般纷纷散落。
他的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大声质问道:“什么?到底是哪方势力干的?”
孙铭向前一步,认真说道:“根据战斗痕迹推断,灭寨的势力战斗力极强,装备也十分精良。黑风寨外围密密麻麻全是炮弹坑,就像被犁过的土地。门口还有一百多名土匪被集中处决,手法干脆利落,每一个枪眼都在要害,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队伍。”
楚云飞紧锁眉头,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片刻后,又问道:“那被劫的物资呢?”
孙铭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沮丧:“山寨已被洗劫一空,一点物资都没留下,连根线头、一粒米都找不着。”
“砰!”楚云飞一拳狠狠地砸在桌子上,桌上的茶杯被震得高高跳起,滚烫的茶水溅出,洒在文件上。他怒声吼道:“给我彻查,一定要把这事查个水落石出!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而此时,在另一处,351团的根据地内,苏晨已经率领大部队凯旋而归。
指挥部里,灯光昏黄而黯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摇曳不定。苏晨坐在那张略显破旧的椅子上,椅子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他手里翻看着一本被翻阅多次、边角都已卷起的《亮剑》。他心中对楚云飞与358团有所了解,却浑然不知自己带回的物资正是358团所丢失的。
苏晨放下手中的书,喊来常发与陈天翔,双手背在身后沉稳地说道:“咱们得继续清除匪患,义匪可以收编,扩充咱们的兵力,恶匪就格杀勿论,绝不能手软。只有把周边的匪患彻底清除,咱们的根据地才能安稳,老百姓才能过上太平日子。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陈天翔领命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前往狼牙寨招安义匪萧木。
山路崎岖难行,两旁的荆棘不时划过他的衣衫。烈日高悬,陈天翔一路奔波,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又被太阳烤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
终于到了山寨,只见萧木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身旁放着一把大刀。他斜着眼看着陈天翔,一脸不屑地说道:“想让我加入你们也成,让我当连长。”
陈天翔皱了皱眉,上前一步,脸上的神情严肃而认真,说道:“这可不行,军中职位是按功劳和能力来的,不能你说当就当。你要是有本事,立下战功,别说连长,营长都有可能。我们的队伍是靠实力说话的,不是靠嘴上功夫。”
萧木哼了一声,站起身,双手抱胸,满脸不服气地说道:“那我凭什么加入你们?我在这山寨里逍遥自在,吃香的喝辣的,想干嘛就干嘛。”
陈天翔不慌不忙,向前走了两步,耐心解释道:“咱们351团是为了百姓,为了打鬼子,保家卫国。你加入进来,一样能实现抱负,以后有了功劳,职位自然不会低。在这乱世之中,只有跟着我们,为国家和百姓出一份力,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为,难道你甘心一辈子当一个被人唾弃的土匪?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萧木听了这话,脸上的神情开始有了变化,他沉思片刻,目光在陈天翔身上来回打量,像是在衡量着什么。最终点了点头,说道:“行,我无条件加入你们。就冲你这番话,我信你。”
半个月后,351团在苏晨的带领下,成功解决了大半周边匪患。消息传开,百姓们奔走相告。许多人们自发地站在路边,手里拿着自家烙的大饼、煮好的鸡蛋和水为战士们接风洗尘。
1936年9月,秋收时节。新中根据地的田野里一片金黄,微风拂过,麦浪滚滚,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那是汗水与希望交织的味道。百姓们在田间忙碌着,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因为351团提供的新型麦种,今年迎来了大丰收,亩产千斤。百姓们一边忙碌着,一边嘴里念叨着351团的好:“要不是351团,咱们哪能有这么好的收成,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功劳啊!”大家积极地交公粮,心里对351团充满了感激,每一袋公粮都装满了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与此同时,3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