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猛兽,在广袤的大地上肆意咆哮。苏晨一行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晋西北地区的新中村。
站在村口,苏晨望着眼前这个宁静的小村落,心中满是期许。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351团的战士们,大声说道:“弟兄们,我们就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大家看,这里背靠巍峨大山,易守难攻,而且不受国民政府管辖,更没有那些可恶的地头蛇盘踞。”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响亮,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云龙紧了紧身上的棉衣,目光在四周打量着,附和道:“团长说得对,这位置确实不错。这段时间我们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可就属这儿最合咱心意。”他一边说着,一边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苏晨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自然资源丰富,正适合我们发展壮大根据地。”他心里清楚,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块能休养生息、发展力量的地方是多么不易。
一路走来,战士们跟着苏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也吃香喝辣,苏晨的威信早已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此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明白,跟着这样的大哥,肯定有肉吃,自然没人提出异议。
苏晨神色一凛,严肃地说道:“大家注意,都把枪支收起来,一定要严守纪律,不得惊扰百姓。我们是为了保护百姓而来,绝不能给他们添乱。”战士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服从。
一声招呼后,苏晨一行迈着整齐而又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村子。
这一路长途跋涉,苏晨的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发展到五百人。他们来到村里一处荒地,准备安营扎寨。寒风依旧呼啸着,吹得地上的枯草沙沙作响,但战士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搭建帐篷,有的搬运物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
第二天清晨,铅灰色的厚重云层仿若一块巨大且密不透风的幕布,严严实实地将天空遮蔽。阳光费了好大的劲,才从那云层的缝隙中艰难挤出几缕,有气无力地洒落在新中村这片质朴的土地上。村子里,村民们才刚从睡梦中悠悠转醒,炊烟袅袅升起,本应是一幅满是生活气息的宁静画面,然而,这份宁静祥和的氛围注定无法长久。
新中村村口,一阵杂乱又喧闹的脚步声和叫嚷声骤然打破了清晨的静谧。一群土匪,歪七扭八地站成一排,为首的便是刘二胖。他身形魁梧壮硕得有些夸张,肚子高高隆起,活像一个被撑得满满当当、随时可能爆开的装满粮食的麻袋。身上那件绣着繁复花纹的锦衣,在这朴实无华的村子里显得格外刺眼,好似一块污渍,怎么看都格格不入。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他,脸上泛着一层令人作呕的油光,一对三角眼滴溜溜乱转,眼神中透露出的凶狠与贪婪不加丝毫掩饰,一举一动都尽显心狠手辣的恶霸模样。
刘二胖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带着这群乌合之众,手持破旧不堪的鸟枪,大摇大摆、目中无人地闯进村子。今天,他们和往常一样,气势汹汹地逼迫村民交钱。只见刘二胖嘴里叼着一根烟,那嚣张的模样就好像他是这天下的主宰。他满脸不耐烦,扯着嗓子大声催促:“都快点把钱交出来,别磨蹭!老子可没那么多闲工夫跟你们耗着!”声音尖锐又刺耳,在村子上空肆意回荡,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蛮横劲儿。
这时,一个年轻的村民实在忍无可忍,挺身而出。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愤怒火焰,大声吼道:“凭什么每个月都要交这么多钱?你们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颤,双手紧紧握拳,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身体也因激动止不住地微微颤抖。刘二胖听到这话,原本就阴沉的脸瞬间黑得像锅底,他猛地将手中的烟头狠狠扔在地上,还用脚使劲碾了又碾,恶狠狠地说:“哟呵,你个小兔崽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反抗老子?”说罢,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动作敏捷得如同一只捕食的恶狼,从腰间迅速掏出一把短刀,寒光一闪,年轻村民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被刺中胸口。鲜血如喷泉般喷溅而出,瞬间染红了他那破旧的衣衫。年轻村民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不甘,缓缓倒在地上,鲜血在冰冷的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形成一片触目惊心的暗红色。村民们吓得脸色惨白如纸,浑身瑟瑟发抖,想要反抗,可一看到土匪们手中那虽然破旧却依旧能伤人的武器,便只能将怒火强压在心底,敢怒不敢言,一个个无奈地低下头,眼中满是悲愤与绝望。
就在村民们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候,人群中突然有人小声嘀咕:“咱们不是有351团驻扎在这儿吗?去找他们帮忙!”这句话仿若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瞬间点燃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于是,几个胆子稍大些的村民,赶忙朝着351团的营帐跑去。
此时,苏晨正在营帐中,俯身专注地看着桌上摊开的地图,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轻轻比划着,全神贯注地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眉头紧锁,额头上都挤出了深深的皱纹,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