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门外,晨光初照,凉风拂面。
李儒策马赶到,只见董卓已然立于城门外,身旁是他的义子吕布,以及一众亲信将领。
李儒翻身下马,上前躬身行礼:“相国大人,末将已备好行装,随时可以出发。”
董卓身着厚重的铠甲,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点了点头,冷冷说道:“好,即刻出发。”说完,他转身登上高头大马,一挥手,身后的近卫立刻护拥着他,向东门方向前行。
李儒紧跟其后,心思细密的他在马背上向董卓贺喜:“相国大人,此行必能平定乱局,一举扭转战局。末将斗胆问一句,此次出征,是否有特别的计划?”
董卓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眯着眼睛,目光穿透晨雾,望向远方。
良久,他缓缓开口:“李儒,此行并非为了平定乱局,而是为了阻止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牛辅等人被擒,可见敌人的手段非同小可。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斩断他们的计划。”
李儒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董卓的用意。
他急忙答道:“相国英明,末将定当尽心辅佐。”
董卓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一行人渐行渐远,晨风吹拂过铠甲,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出征奏响战歌。
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正沿着通往洛阳的大道疾行。
刘杰带着五百手下,步伐坚定。
此刻,袁绍尚未彻底起兵讨董,沿途较为顺畅,众人的心情也稍显轻松。
刘杰心情复杂,他握紧手中的杀猪刀,心中默念着:“这次,一定要走到董卓面前,让他信任我。”
吕布带着三千兵马,骑在赤兔马上,方天画戟斜挎肩头。
他心中轻视牛辅等人的失败,嘴角微微上扬,摩挲着方天画戟,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牛辅等人,不过是些废物。这一次,我一定会让相国看到我的实力。”
刘杰的队伍与董卓一行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刘杰抬头望向前方,心中暗道:“再有三十来里路,就可以好好休整一番了。”他将杀猪刀插回腰间,转身对身边的小弟说道:“继续前进,等到了前面的树林,再停下来休息。”
小弟应声而动,众人继续前行。
而不远处,董卓与李儒的队伍正缓缓驶来,两支队伍在不自觉中逐渐接近,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气氛在空中弥漫。
刘杰一行人又走了三十来里路,来到一片树林旁。
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刘杰勒住马,翻身下马,吩咐众人原地休息。
他将杀猪刀插回腰间,解除了对牛辅的控制。
一股莫名的轻松感涌上心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周围的空气似乎也随之流动起来,不再像之前那般凝滞。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他走到被绑缚的牛辅等人面前,脸上堆满了笑容。
“几位将军,之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解开了绑在他们身上的绳子。
牛辅等人活动着酸麻的手腕,一脸疑惑地看着刘杰。
刘杰拱手作揖,态度谦卑诚恳:“在下刘杰,之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实属无奈。几位都是忠义之士,在下钦佩不已。”
牛辅揉了揉手腕,瓮声瓮气地说道:“你……你究竟是何人?为何要绑我们?”他刘杰微微一笑,答道:“在下只是一个小人物,仰慕相国大人已久,特来投奔。之前冒犯几位将军,实在是为了取信于相国大人,还望几位将军见谅。”
牛辅等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牛辅率先反应过来,他上下打量着刘杰,沉吟片刻,说道:“你……你真要投奔相国?”刘杰连忙点头,语气坚定:“千真万确!在下对相国大人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牛辅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刘杰的解释,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既如此……”牛辅转头看向李傕、樊稠等人,“你们觉得呢?”李傕、樊稠等人随牛辅点头,有的未说话,只是眼神闪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李傕、樊稠等人随牛辅点头,表示认同。
只有张绣年轻气盛,心中不服,眼神闪烁,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刀。
一股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林间的鸟鸣声似乎都变得低沉了许多。
张绣咬紧牙关,额头上青筋暴起,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刀相向。
他怒视着刘杰,一字一顿地说道:“你以为这样就能骗过我们吗?你究竟是什么人?有何居心?”
说时迟那时快,李傕眼疾手快,一把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