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叹汉室兴衰泪难收 (1/2)

苍老的声音让刘协略微安心,他哽咽着说道:“进来吧。”

殿门缓缓打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宦官躬身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

老宦官将米粥放在床边的桌子上,轻声说道:“陛下,夜深了,喝碗粥暖暖身子吧。”

刘协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着布老虎,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父皇临终前憔悴的面容,浮现出祖母被害时的惨状,浮现出自己被董卓挟持,一路颠簸,从洛阳逃到长安的狼狈景象。

“父皇,皇祖母……”刘协低声呢喃着,泪水再次模糊了他的双眼。

他想起父皇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嘱咐他要做一个好皇帝,要守护好大汉江山。

可是,如今的大汉江山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他一个年幼的皇帝,又能做些什么呢?

董卓的嚣张跋扈,朝臣的畏首畏尾,宗亲的冷眼旁观,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力和绝望。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像父皇一样,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保护自己的亲人,能够守护大汉的基业。

可是,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一个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可怜虫。

“陛下,您不要太伤心了,保重龙体要紧。”老宦官心疼地看着刘协,轻声劝慰道。

刘协却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

他想起那些曾经对他嘘寒问暖的宗亲,如今却一个个投靠了董卓,对他避之不及。

难道他们都忘记了祖宗的基业,忘记了大汉的荣耀了吗?

“朕……朕好恨……”刘协咬着嘴唇,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要背叛朕……”

“陛下……”老宦官还想再劝,却被刘协突然的哭喊声打断了。

“父皇!皇祖母!你们在哪里啊……”刘协放声大哭,声音凄厉而绝望,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着。

老宦官无奈地叹了口气

“陛下……”老宦官轻轻地拍了拍刘协的肩膀,想要安慰他。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殿外传来:“陛下,老臣求见。”

殿门再次被推开,荀爽缓步走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疲惫。

他抬头望了眼殿外阴沉的天空,长叹一声,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忧虑都吐出来。

这声叹息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惊动了正在默默垂泪的刘协。

“荀爱卿,你来了。”刘协哽咽着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希冀。

荀爽躬身行礼,却并未立即开口,只是再次望向了那灰沉沉的天空,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荀攸随后而至,他听到了叔父的叹息,心中疑惑,便开口问道:“叔父为何叹气?”

荀爽收回目光,看向荀攸,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愠怒:“攸儿,你来了。哎,我如何能不叹气?看看这汉室天下,如今已是风雨飘摇,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董卓那贼子,祸乱朝纲,残害忠良,这天下,何时才能太平啊!”

荀爽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愤懑都发泄出来。

“想当年,先帝何等英明神武,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我大汉四百年基业,难道就要毁于一旦了吗?”他猛地咳嗽了几声,一颗牙齿竟然随着咳嗽掉了出来。

荀爽捂着嘴,感受着口中空荡荡的感觉,心中更加悲凉。

他颤抖着手,指着殿外的天空,悲愤地说道:“苍天啊!你为何如此不公!为何要让奸佞小人得逞,为何要让忠良之士受苦!”

“叔父……”荀攸见状,心中担忧,想要上前劝慰。

荀爽却一把推开了他,怒道:“你!你为何不早些将计策说出来!若是早些除了董贼,陛下又何至于如此伤心,汉室又何至于如此动荡!”

荀攸被这突如其来的责备惊得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荀攸眼疾手快,上前一步,扶住荀爽,温言道:“叔父息怒,保重身体要紧。”他转身从宦官手中接过茶盏,递到荀爽面前,“叔父先漱漱口。”

荀爽却一把推开茶盏,猩红的血液混着唾沫从他嘴角流下,他一把抹去,硬生生咽了下去,仿佛要将这满腔的悲愤一同吞入腹中。

“漱什么口!老夫这牙,都是被董贼活活气掉的!”他指着地上那颗沾着血丝的牙齿,怒目圆睁,仿佛那颗牙齿便是董卓的项上人头。

“叔父……”荀攸看着荀爽这近乎疯狂的举动,心中既担忧又无奈。

他明白,叔父对汉室的忠诚,对董卓的憎恶,早已深入骨髓。

荀爽一把抓住荀攸的手臂,力道大得惊人,荀攸能感觉到他指尖的颤抖。

“攸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