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武王的诗词造诣,担任主考官,相信这次春闱,将会大大激励大奉学子的心。”
听到元景帝的话,文武百官陷入了寂静,只有少数几人抬眼看向李书承。
一直半眯着眼的李书承,听到元景帝这番话后,困惑的眼眸内闪过一抹精芒。
他现在虽然很困,但智力仍在线。
春闱向来是朝堂各大派系争夺的重点。
让他来担任主考官,只会有两个选择。
一是接受朝堂各大派系送来的礼物和名单,选择他们门下的学子通过春闱,得罪天下大批寒士,通过诗词造出的名声被毁。
二是拒绝各大派系的礼物,尽自己的可能维持春闱的公平,因为此次春闱,得罪朝堂各大派系,彻底沦为一位孤王。
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是元景帝限制他发展的手段。
李书承心中冷笑。
所谓朝堂,他根本不在乎!
他需要的,是大量的声望值!
如果这次春闱可以做到公正,令天下寒士暖心,将会是他积攒声望值的一次飞跃!
这是老皇帝送上门来的好机会!
没等文武百官发话,李书承应了下来。
“担任春闱主考官,是陛下对我的信任。”
“我必当竭尽全力!”
见忠武王接下这门差事,文武百官互相对视,眼神交流,纷纷开始谋划。
百官之前的魏渊皱了皱眉头,他看出了元景帝的打算。
“陛下,忠武王年纪尚轻,主事能力怕是不足,臣建议换一个人选。”
同时,魏渊看向李书承的眼神动了动,示意他拒绝这次的差事。
李书承浑然未觉一般,大刺刺的反驳道:“魏公此言差矣,所谓少年风发,我虽年轻,但有诸位大人的帮助,自然可以安然主持此次春闱。”
“我看陛下不必忧心其他人选了,我来便是!”
元景帝满脸笑意:“既然忠武王愿意,那此次春闱,便交给你了。”
随后开始下一轮议事。
一个多时辰后,此次朝会结束。
文武百官陆续离开金銮殿,而一席青衣却是站在殿外不远处,一动不动。
身为打更人统领,魏渊的职责便是监察百官,他站那不动,自然无人上前搭话。
文武百官视而不见,纷纷绕开了他。
直到李书承晃悠着走到身边时,魏渊突然开口说道:
“你不该接的。”
“难道你看不出陛下的打算吗?”
李书承洒然一笑:“孤王是吗?”
“孤王,又何妨?”
“魏公,你觉得,这天下,公平吗?”
魏渊以为李书承没看出陛下的打算,没想到他直接说出了孤王一词。
他明白了李书承的选择,顿了顿,开口说道:“不存在。”
李书承继续笑道:“那我便尽可能找到那个公平。”
说罢,李书承坐上马车,扬长离去。
那席青衣站在原地,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朝会之后。
魏渊回到了浩气楼。
南宫倩柔迎了上来:“义父,听说陛下任忠武王为此次春闱的主考官?”
“嗯。”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送些礼品?我记得忠武王还是您从战场抱回来的吧,有这份恩情在,想来忠武王会将我们门下的学子全部录取。”
魏渊摆了摆手:“不用了,他不会收的。”
南宫倩柔愣住了:“他选择与您为敌?”
魏渊抬头看着天,悠悠道:“他选择与朝堂诸公为敌,他要做一位孤王,不负天下寒士。”
南宫倩柔张大了嘴,秀美的脸颊上布满了惊讶,他甩了甩脑袋,仿佛自己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
李书承回到忠武王府之后,除去怀庆、临安两位公主,从未有外人登门过的王府变得极为的热闹。
朝堂之上,一位位官员带着厚礼登门拜访,想要疏通与李书承的关系。
随着婢女一次次来禀报,李书承的嘴角不住地发出冷笑。
面对朝堂诸公,他统一的回复是。
“闭门不见!”
这一反应让朝堂诸公明白,这位忠武王,是立志要做一位孤王。
被拒绝的诸公脸色皆不是很好看,他们带着厚礼,神色阴郁地离开,不知心中做着什么打算。
看到婢女急冲冲的跑来,李书承问道:“又是谁来了?”
婢女急忙说道:“回王爷,是太子殿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