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藏兵谷之行过去了三天,李书承已经不眠不休第二十六天了!
此时他的精神状态极差,脑海中的刺痛几乎不会停止,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他。
他全身上下都在呼喊:快去睡觉!快睡!
李书承仍在坚持!
令他坚持的唯一念头便是...
熬都熬了。
今日是春闱开始的前一天。
大奉各处学子皆已进入京都,在礼部安排好的客房里等待休息。
说是客房,其实不如说是茅草屋。
不过是为了方便管理,免得这些学子在京城闹事。
正好这些寒门学子大多家境贫寒,生活紧张,有一个地方住便知足了,少有人会去挑剔。
而权贵子弟,豪绅门徒该住旅店的住旅店,该待府邸的待在府邸。
还在爆肝苦熬的李书承,紧皱着眉头,凝聚精神看着魏渊命人送来的信。
魏渊在信上说,李书承要做孤王,拒绝了所有人的礼物,此次春闱,没有任何派系能插得上手,那么,各大朝堂势力,会想方设法的徇私舞弊,甚至是破坏此次春闱。
信上详细的说明了春闱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
水中下泻药
蜡烛参火药...
茅厕里藏贿礼...
在卷纸上留暗号,批改试卷的礼部官员就会刻意给高分...
李书承看着魏渊在信上举例会出现的情况,眉头皱的更紧了。
想要在此次春闱中做到公平,难度超乎了想象。
深吐出一口气,他捏了捏眉心。
...
翌日天明,大奉京城的街上人满为患!
春闱共计三日,今日是春闱开始的第一日!
无论是其他地方赶来京城的学子,还是本就居住在京都的子弟,纷纷朝着外城的考场走去。
辰时时分,考场外已经是人满为患,一众官员正在核对每一位学子的资料。
李书承命礼部的人搬了张木椅在入口的高台旁,他身穿白色蟒袍,端坐在那,审视着每一位入场的学子。
“那是谁?长的好生非凡,像是仙人!”
“不是兄台,连他你都不知道?”
“不印识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你别说不知道。”
“他就是忠武王!!!当真是谪仙下凡!”
“当代诗仙作为主考官,这次我一定行!”
“王爷是很累吗?为什么黑眼圈那么重?”
“主考春闱肯定很累吧。”
看着下方聚集的学子,有的衣着华贵,光鲜亮丽。脸面红润带光,考试所作的用品皆有下人陪读拿着。
有的破布麻衣,满是补丁。紧紧捏着书卷的手,卖相甚至不如周边权贵的下人。
李书承心中感慨万千,这样一场天下寒士抱多年希望的春闱,若还都是那些蝇营狗苟之事,未免太过不公平了。
等等...有几句话我前些天没刻在石碑上,现在说出来岂不是正好?!
俄顷,李书承轻咳了两声。
“咳咳。”声音低沉,并不响亮,在嘈杂的考场入口,清晰地传入每一个考生的耳里。
入口处的护卫,门前拥挤着的考生们,纷纷将目光看向高台上。
李书承站起身,悠悠说道:
“我听闻,往届春闱偷鸡摸狗之事不少,此次春闱是我主考,心有肮脏之辈,收起你那点手段。”
“你们当中,有权贵门徒,豪绅子弟,亦有寒门学子。”
“身份背景虽然不同,但都是学习圣人之言的读书人。”
“在这,本王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入口拥挤的考生们,当即有人大喊。
“当然是为了忠君报国!”
“为了天下社稷!”
“不对不对,尔等说的都不对,读书人自是为了名垂青史!”
“哼,目光短浅。吾辈读书人,自是为了报效君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读书就是为了替陛下分忧!”
各种答案源源不断,一些学子们因为答案不同,开始争执的面红耳赤,甚至开始动起手来。
入口处的侍卫赶紧制止这些学子,免得影响春闱考试。
李书承闭上双眸,沉声道:
“都不对。”
“你们都错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