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近日你的诗词传遍大奉,引为经典。老夫身为你的启蒙老师,倍感欣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更如晴天霹雳,劈开老夫数十年疑惑。仅这四句,王爷亦如老夫启蒙恩师。
然随着王爷文才之名传播,修行武夫一事常常被人提及。每每至此,身为王爷启蒙老师的我,被天下人口诛笔伐。
老夫年岁已高,承蒙皇恩,已然安享晚年,本不欲理会此事。
但近日对老夫的讨伐之声愈演愈烈,老夫恐一生清名晚年不保。特在明日内城河畔邀请青年俊杰举办诗会。
老夫桃李众多,除王爷外,亦有诗词上佳者。
望王爷明日赴会,证老夫一世之清名。”
太傅,你一大把岁数了,何必呢...李书承看着信封上的内容,不禁开始为太傅担心。
最近辱骂太傅的声音太多了,他一个倔强的老头,终于忍不住了。
想要通过一场诗会,让他其他的优秀弟子展露诗才,以此来证明他的教学水平。
以太傅拥有的声名,举办的诗会必然是英才聚集。不说那些勋贵子弟有多少是太傅教导过的,一众皇子皇女都会参加诗会,京城的二代们,明日差不多都会参加了
诶...太傅,明日诗会,正是我获得声望值的好时候。
这个骂名,背一日也是背,背一世也是背,你受累了。
当天深夜,李书承为了明日诗会能有个好状态。
闻香授惊。
...
翌日,初阳穿过云层,照耀在京都繁杂的街道上。
各个勋贵高官的府邸几乎都派出护卫,朝着内城河畔走去。
午门处,也有一列列持着长枪,身披甲胄的士兵,守护着七八两皇室马车,鱼贯而出。
当李书承来到内城河畔时,宫城士兵已经将周围团团围起,守护着参与者的安全。
见到忠武王到来,士兵们纷纷作礼,打开了通道。
李书承一入场,全场的目光便朝着他汇聚。
毕竟太傅为什么举办这场诗会,众人心里都有数。
头发花白,弓着背的太傅见到李书承到场,拄着拐杖走来。
苍老有劲的声音响起:“忠武王,你可算是来了。”
“你若是不来,这场诗会至少没了一半风采。”
李书承作了一记弟子礼:“太傅说笑了,今日诗会云集了众多读书人,我来与不来影响不大。”
太傅摇头笑了笑,在这之前,这些人已经开始作诗了,有些人做的诗确实不错,但与李书承流传的诗词相比,只能算下层,堪堪入耳罢了。
太子见到这一幕,微笑着迎了上来。
太傅方才的一番话,可以说是打了所有人的脸,尤其是方才有作诗的人。
也包括了他。
“书承,你可是迟到了。”
“迟到了便要认罚,不如你现在做一首诗,表达歉意如何?”
太子眼睛微动,看着自己手里的酒杯:
“这样,我来命题。”
“正好我手中拿着酒杯,你的诗词,便与酒杯有关。”
“若是太难,也可拒绝,免得传出去,有人说我故意刁难你。”
永兴针对我?好好好,唐诗三百首的威力你需要了解一下了。
李书承扫视一圈,见所有人都在看着这里。
目光各异,有好奇,有期待,有嘲讽。
他轻轻一笑:“不难,三步之内,便可成诗。”
“哦?”太子永兴嘴角一扯,故意放大了自己的声音:“三步成诗?”
“书承果然是好诗才!”
“那我们可就期待着了!”
“不能随便写一首糊弄人啊。”
一旁的太傅狐疑的看了一眼太子,他想不通,为何太子针对忠武王。
不过这些都和他没关系了,此时太傅看向李书承的眼神是又喜又惧。
身为太傅,读书读了一辈子,他自然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奉儒林焕发生机,有更多的传世诗才诞生。
他又害怕李书承做出了不得的诗词,这样他的一生清名,怕是要终止在这场诗会了。
..........
PS:数据有点顶不住啊,求各位喜欢的大大投投数据!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求求了!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求求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