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 魏渊舌战群儒护杨砚(求收藏) (1/2)

这一批赈灾粮发放完毕,杨砚就带着他的运粮队离开了楚州。

魏渊得知杨砚力挽狂澜,解了楚州的燃眉之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长舒了一口气,眉眼间全是眼藏不住的笑意。

杨砚扳回的这一局,南宫倩柔着实是服气的。

脱下官服当土匪,到处凭本事抢粮抢钱,这波骚操作确实牛。

打更人衙门自开山立派以来,从未见过如此“以毒攻毒”之人。

“义父,杨砚到处当土匪这注意是您出的?”南宫倩柔试探着问道。

“哎哎哎……”

“小柔你说啥呢?”

“身为打更人金锣,说话要讲证据。”

“金锣办案,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魏渊美滋滋的品了口茶,嘴巴比骨头还硬。

南宫倩柔当然知道他不会承认,又凑上来套话:“再不把他收回来,他都要统一大奉各方匪患了……”

魏渊干咳几声,眨巴着眼睛,嘀咕着说:“就是一统八方匪患,仍然是我打更人金锣。”

“朝堂上那些……可不这么想哦……”

南宫倩柔的话魏渊自然清楚。

这个问题他也很头疼。

杨砚控制多股匪患抢钱抢粮赈灾的事情,各方耳目都有所耳闻。

只是,杨砚身为打更人金锣,并未留下任何证据。

所以,即便江湖上沸沸扬扬、朝廷内议论纷纷,魏渊和杨砚始终不发一言!

不过,朝廷里的各方势力都不是善茬。

他们就等着魏铮被献祭楚州,从而打压打更人衙门,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次弹劾杨砚和魏渊的机会。

果然,魏渊一上朝堂,几个文官看他的眼神就不对了。

率先跳出来的是刑部的孙尚书。

他身着墨绿色的官袍,神色冷峻,双手捧着笏板,字字铿锵:“陛下,臣有本要奏!”

整个朝堂心照不宣,都知道他要放什么味儿的屁。

魏渊也提前得到了风声,并且在杨砚收服各方匪患的时候已经跟他联手,堵死了各种漏洞。

所以,面对孙尚书的弹劾,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元景帝知道孙尚书要奏什么。

魏铮此去楚州,本来就打算把他献祭出去。

没想到他一剑斩了化龙魔阵、重伤镇北王不说,杨砚还送去了第一批赈灾粮。

这使得元景帝非常不舒服。

“孙爱卿,何事要奏?”元景帝装模作样的问了一句。

孙尚书接着说道:“陛下,臣要弹劾打更人首领魏渊和他旗下的金锣杨砚!”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元景帝抬一抬眼皮问道:“哦?孙爱卿此话怎讲?”

“陛下,魏渊纵容下属藐视朝纲,实在可恶!”

“楚州饥荒一事,陛下钦点打更人铜锣魏铮挂帅北上赈灾,并没有下旨让金锣接手此事。”

“杨砚私自插手楚州饥荒,收服众多匪患,到处烧杀抢掠,罪大恶极,臣恳请陛下将杨砚捉拿归案,与魏渊

一并问责!”

……

孙尚书话音刚落,曹国公立马上前一步,朗声附和:

“陛下,孙尚书所言极是!”

“杨砚此举,实属藐视朝廷法度,若不加以惩治,大奉律法便成一纸空文,日后恐成大患哪!”

元景帝还没吱声,户部侍郎周显平赶紧出来抱团:“陛下,曹国公此言甚是!”

“魏渊、杨砚目无法纪,望陛下严惩,以儆效尤!”

……

一群老登把气撒完,魏渊依然稳如泰山,不动声色。

元景帝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发问:“魏渊,你可有话说?”

魏渊捧着笏板上前施礼:“陛下,魏渊不知杨砚的这些罪名从何而来!”

元景帝还以为他在盘算着怎么减轻罪责。

没想到这货压根没打算认罪。

看来,这朝堂上的卧龙凤雏是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魏渊一脸无辜的模样,把满朝文武气得够呛。

好多官员看不过去,纷纷捧着笏板又把魏渊和杨砚的丰功伟绩重述了几遍。

非要皇帝按大奉律法惩治。

“魏渊,你纵容下属犯下此等大事,怎么也不辩两句?”

元景帝知道魏渊不好对付,没有着急定罪。

魏渊不疾不徐说道:“陛下,魏渊惶恐!”

“杨砚并未勾结匪患,犯下什么罪行。”

“楚州赈灾的这一批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13 魏渊舌战群儒护杨砚(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