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八辈子没这么富裕过(求鲜花收藏) (1/2)

“命名啊。”

张万和提醒着孙千山,“这是我们自己造的掷弹筒,和鬼子的还大不相同,这不得取个响亮点儿的名字吗?”

孙千山:“。。。”

吓他一跳,还以为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结果就是命名。

“我看,就叫千山掷弹筒吧。”

张万和又说了一句。

孙千山:“。。。”

还真没法反驳。

因为武器装备的命名原则也有这个,谁发明的就叫什么,比如响当当的AK,其实就是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缩写。

“厂长。”

孙千山开口了,说道,“这也不好听,我们以后规范一些,还是按照定型时间加上类别来命名好了,这样更方便。”

这样吗?

岂不是就叫民40式50毫米掷弹筒了?

张万和心里嘀咕着,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随你。”

名字不重要,能弄死鬼子的就是好武器嘛。

“小孙啊,今天下午就休息半天,晚上吃顿饱饭,明天再开始大干一场。”

“嗯。”

“那下午跟我出去一趟。”

“厂长,去什么?”

“相亲啊,你小子有本事,看着又斯斯文文的,附近的那些女娃子可是稀罕你的很呢,厂里那些女工看你小子眼神都不对,有人拖我给你说媒呢。”

“厂长啊,鬼子不灭,何以为家?”

“别瞎扯淡,都不成家了,不生小崽子,以后就没人了,还怎么打鬼子?”

“厂长,八路军可不是封建地主,不兴包办婚姻啊。”

“那你说说喜欢什么样的,我给你介绍。”

“厂长你都没娶媳妇儿,还给我介绍,先操心操心自己的事儿吧。”

“滚。”

就这样,孙千山一边和张万和这个厂长吹着,一边朝办公室回去,他要把掷弹筒和炮弹的详细工艺流程弄出来。

下午当然也就没跟着张万和去相什么亲。

晚上兵工厂加餐,几百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着,虽然饭菜很是简单,但每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物质上虽然匮乏,但精神却饱满,因为这个时期的人有信仰,有清晰的奋斗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二天开始。

在孙千山的带领下,兵工厂就分出了大部分的人手投入到了掷弹筒和炮弹的制造中。

这个过程中,孙千山也在根据兵工厂的具体情况调整着生产工艺,既要保证质量,也要把产量给提升起来。

而鬼子那边也在执行多田骏的计划,发动了一次对八路军的扫荡行动,各主力部队都加入到了阻击中。

兵工厂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只是复装子弹和手榴弹,地雷的需求量增加了,孙千山也及时做出了调整,为部队进行供应。

掷弹筒因为数量没起来,暂时没进行供应。

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流逝着。

打了半个月的时间,并未取得多大战果的鬼子就撤了,根据地到处都是山地,他们也无可奈何。

但多田骏那个老鬼子觉得很值。

打了一仗后,八路军各部攻击他们碉堡据点的次数明显减少,说明炮弹的消耗很大,这就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但多田骏那个老鬼子不知道的是,八路军边区兵工厂已经造出了比他们更好的掷弹筒,否则的话,绝对会调集大部队来攻的。

一个月后,边区兵工厂大门前。

蹬蹬。

随着脚步声的传来,警卫连战士们在连长陈志的命令声中快速地集结,一个月的苦训,让他们都看着黑了不少,双手更是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而在他们身前的空地上则摆放着一门门新造的50毫米掷弹筒,一箱一箱的炮弹也堆积在旁边。

这么多?

看着眼前的场景,很多战士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真的,八辈子都没这么富裕过啊。

“两个人一门掷弹筒,一个人拿掷弹筒和步枪,另一个人背十五枚炮弹。”

孙千山走了过来。

掷弹筒将近6公斤重,一枚炮弹重量在一斤半多点儿,这样的负重对精挑细选出来的警卫连战士来说,能承受。

两个人一门掷弹筒,要不要这么土豪啊。

瞬间,警卫连的战士只感觉脑袋有些晕乎乎的,这火力直接就能把鬼子中队级别碾压成渣渣了好吗。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万家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一章 八辈子没这么富裕过(求鲜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