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强势制止了大雪,但天气依旧很冷。
更可怕的是冬天虽然过去,但家家户户已经断粮。
周边的百姓找不到食物,只能上长安城乞讨。
仅仅是三日时间,长安城就多了上万名灾民。
长安城东北城区的馄饨摊旁。
一名二十多岁的妇女抱着一名六岁小女孩跪倒在地上,向路边的行人祈求道:
“大人,你们就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吧?”
“我的孩子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
行人看到小女孩那瘦小虚弱,满脸菜色的模样,顿时露出了同情的神色。
但摸了摸自己那空瘪的钱袋,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他们此时连自己和家人都养不活,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施舍给别人。
因为长时间跪倒在雪地里,身体不断颤抖,摇摇欲坠。
但都比不上内心的绝望。
她不怕死。
只是放不下自己的孩子。
杨娟低下头看向女儿。
女儿囡囡也抬头看向她,摸着自己的小肚子,低声道:
“娘,囡囡肚子好饿!”
“囡囡别急,娘马上就能要到吃的了!”杨娟安抚道。
“囡囡不急!”囡囡显得很懂事,并没有大哭大闹。
这让杨娟越发难受,眼睛忍不住红了起来,越发绝望。
她在长安城已经流浪了两天,却没有讨要到一点食物。
杨娟不知道自己和女儿还能坚持多久,暗自叹息一声。
【或许可以将囡囡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
【虽然没了自由,却不用担心被饿死!】
【那时,我也可以放心去九泉之下和夫君相见了!】
这时,杨娟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
扭头看去,发现居然是旁边馄饨摊的摊主。
而摊主手中,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杨娟和囡囡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杨娟问道:“摊主大哥,您这是……”
摊主将馄饨递给杨娟,说道:“趁热,吃吧,不能饿着孩子!”
杨娟眼泪夺眶而出,没有立即伸手去接馄饨,而是对囡囡说道:
“囡囡,快跪下,给恩人磕头!”
囡囡很听话,立刻跪倒在地上,说道:“囡囡谢谢伯伯。”
杨娟也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哪怕摊主强硬阻止也没用。
摊主将杨娟和囡囡扶起来,再次将碗递了过去。
杨娟没有拒绝,接过碗,舀起一个馄饨,用嘴吹了吹,吹走热气,再放到囡囡嘴里。
囡囡吃着馄饨,眼睛弯成了月牙,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杨娟眼中也浮现出一抹笑容,再次舀起一个馄饨,放进囡囡嘴里。
囡囡却摇头道:“娘,你也吃!”
杨娟有些迟疑,这碗馄饨勉强够一个人填饱肚子,根本不够两个人分。
摊主见状,急忙说道:“大妹子,你不用担心,吃完了,我那里还有。”
杨娟急忙感谢道:“谢谢摊主大哥!”
“不用这么客气,我也只能帮你到这!”
摊主摇了摇头,又回去继续做自己的馄饨。
杨娟和囡囡吃了三碗馄饨,便对摊主说道:
“摊主大哥,谢谢您的大恩大德,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报答!”
摊主问道:“大妹子,你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杨娟说道:“我准备在长安城安定下来,将囡囡抚养长大!”
摊主点点头,正准备说话,突然看着两名衙役朝着他走了过来。
而在其他地方,也有衙役逮着行人,在检查什么东西。
摊主迎向那两名走来的衙役,小心翼翼地问道:
“两位差爷,你们过来是……?”
“和你无关,走开!”
衙役推开摊主,堵住杨娟的去路,伸出手问道:
“你的出行证明呢?拿出来,我们要检查!”
汉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很严格。
出生时就进行户籍登记,服从户籍管理。
而且还要严格执行外出“公验”制度。
不论何人,只要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都需要到官府去办理一张叫“传”的出行证明。
出行过程中,经过的关卡和到达的目的地,都会对外来人口的“传”进行非常严格的验收。
如果没有“传”来护身,那就会受到严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