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来,这么久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了莞莞笑,而且笑得还不是很开,有点紧张,甚至是不适应,这说明她真的很少笑,年轻女孩子,就这么恬静素淡,甚至于有点淡泊冷漠之感,方源不喜欢如此“佛”的女孩子,这不是个好的现象。
是什么把一个青春活泼的女孩子逼得像一个女道士一般清心寡欲一般,连表情变化都很少,仿佛什么事也不关心似的,文静,静若幽兰是一种美的绽放,但是,莞莞却不是这样的,她似乎像一个茧一般,把自己包裹了起来,而不是那种心如止不的淡然,更像一种自我的保护。
“这又是个有故事的女孩啊!”方源看着莞莞,心下更是怜惜,生在皇家,身不由己,生生把一个女孩子逼成了这样子,本是一朵即将盛开的花,现在却像马上就要凋零一般。
“我会救她的!我会爱她的!我要保护她!”方源身体前倾,想抱过去,给这孩子一点温暖和慰藉,哪怕一点也好。
“孝复兄,你没事吧!我想问你,这是什么文字,怎么如是奇怪!”正当方源准备付诸行动的时候,朱瞻基一把拉住了他,指着瓶子上的英文,询问着。
“这是英吉利文字,你看不懂的!好了,郡主按照我的嘱咐吃药,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记得要开心哦。”方源向莞莞作了一个鬼脸,又引得莞莞一阵微笑。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方源看着莞莞的笑脸,情不自禁地哼出了这儿歌。
“方源哥哥,可惜现在是秋天了,没有花!我有花儿好看吗?什么花儿?”莞莞又笑了笑,如是回答。
“你比所有的花花还好看,笑笑就好,开心就好,总会有花儿开的!秋天也有,冬天也有,再说了,秋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方源开导着这个有点小抑郁的郡主,却没发现对方的小脸又开始白里透着红了。
当方源在北平城里,尽心尽力为莞莞治病的时候,头疼的想着如何拯救这名花季少女的时候,身处金陵城的朱棣也有些头疼。
皇帝也有皇帝的心事,纪纲谋反被杀之后,朱棣对锦衣卫尽管信任不减,用还是用的,提防也是确实的。
朱棣也深知权力不可控之祸,故而也有意无意地压制着锦衣卫的权力,不使其疯长蔓延,祸及天下,纪纲的疯狂让朱棣仍然忌讳尤深,所以,即使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一心蛰伏,却再也得不到朱棣像之前那样的信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来反对朱棣的政治主张,尤其对他北伐提出了很多的意见,朱棣急切地想成立一个新的部门,来为自己搜集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在朝堂之上掌握话语权。
本来锦衣卫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的,现在,朱棣却不得不想着怎么来制约着锦衣卫的权力,他深知权力平衡之道,只有用新的部门来分润锦衣卫的权力,才能用新的制衡来形成新的平衡,这样,双方才能更依赖圣宠,文臣对皇权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了,他不得不另辟蹊径。
看着大太监在外面晃悠着,朱棣心中一荡,这个老家伙跟了自己几十年了,忠心耿耿的,他心中不禁有了新的想法。
可是,太祖有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不得重用宦官。这想法一出来,朱棣马上又想起了父亲的这一禁令,想到了历史之上,宦官专权的危害,他又有些担心。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这是肯定的,没有人能够抵御权力的力量!朱棣深知这个道理。看着大太监,这让他想起了郑和,还有道衍,至少他们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朱棣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还是作出了决定,人老了,作决定就会很难,而且又执拗得厉害,朱棣也一样,他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比自己的父皇差,他急需征伐四方,来证明自己的功绩。
即位不正,这座山会压他一辈子,他不想这座山还继续压着自己的儿子,尤其是自己的孙子,所以,他想把该打的仗打完了,该杀的人杀了,给他们留一个守江山的清平之世。
下定决心的朱棣马上便行动了起来,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官署,命大太监担任首领,由黄俨负责筹建,至于职责,与锦衣卫相类,皇权特许,上达天听,监视锦衣卫。
朱棣只拿出了一个总的方向,剩下的东西,就由大太监和黄俨去负责了。
北平城里,方源在朱瞻基的府上住了近半月,莞莞的病情在方源用药之下,随着天气变好,也逐渐好了起来,咳嗽少了许多,气色也好许多,饭食用量与日俱增,尤其是有方源这个大厨的调理,她甚至每天都期盼着开饭,就想看看方源今天又做了什么新的花样。
有希望总是好的,哪怕只是小小的希望,也能让人变得愉悦起来!
“今天吃四喜丸子!每个人两人,不许多吃!”
“鲫鱼白菜豆腐汤管够!”方源亲自下厨,又弄了一菜一汤,鲫鱼生煎之后,捣碎去刺,将鱼肉放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