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李善长最大的败笔,胡惟庸! (1/2)

徐之年的话对于其他人来说,云里雾里,不知道啥意思。

但对于朱元璋和徐达来说,立刻就明白了,徐之年话里的意思。

李善长最后的死因,竟然是满门抄斩!

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滔天大罪,让李善长满门抄斩呢?

难道,这初建的大明朝堂,即将发生一个比较大的地震?

不由得,徐达看向徐之年,想要知道原因。

而朱元璋此刻已经阴沉下了脸,同时想起了昨晚他接到的一个消息。

“看来此事与胡惟庸有关系啊!”

“陛下,他到底是什么人,这人妖言惑众,咒我全家死光光啊!”

反应过来的李善长当即就变得目呲欲裂起来。

甚至,因为生气,都变得剧烈咳嗽起来。

他在告完状后,再次指着徐之年质问道。

“小子,你究竟是从哪来的,妖言惑众,蛊惑陛下,满口胡言乱语,你安的什么心?”

“不好意思,不和全家76口死光光的人计较,不比在意!”

“你···混蛋啊!”

“我要···”

“你全家76口死光光,还在这里大呼小叫,赶紧找找原因吧!”

“你···黄口小儿,黄口小儿,你特么···”

看着因为气愤,而面红耳赤,甚至都不顾文人的斯文,爆了粗口的李善长。

再看看,气定神闲,一边喝着汽水,一边游刃有余的说着的徐之年,刘伯温一脸的呆滞。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知道老先生全家死光光,而且似乎还很认真的样子,就好像,他知道李善长未来的一切一般!”

不由得,刘伯温看向旁边,气定神闲,甚至,若有所思的徐达!

“看来,李善长在未来,有些事情让陛下忍无可忍,最终落了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也真是可怜啊!”

徐达并没有背着现场众人,而是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包括当事人李善长都听得清楚。

只一瞬间,争吵声停止,李善长一脸骇然,瞪大眼睛,不由得转头,看向徐达。

“魏国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说的是真的,我全家76口真的会死光光?!”

“可是,这怎么可能?!”

“陛下,我李善长忠于陛下,忠于大明,不曾有过二心啊?”

扑通一声,李善长就给朱元璋跪下,一脸骇然的辩解道。

“徐先生,你就不要让他担忧了,你就说实话吧,其实,我也很奇怪,李善长这么一个忠心之人,怎么会判一个满门抄斩的大罪?他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看着朱元璋没有理会自己,反而去问这个黄口小儿,李善长直接就懵逼了。

不只是他这个当事人,就算是刘伯温,汤和等都直接懵逼了。

什么情况?

这样的事情,陛下竟然问一个小青年?

徐之年?他到底是什么人?

难道他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

怎么可能?!

“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凭借淮西朋党集团首脑身份,明朝左丞相之位,觊觎皇帝之位,生出反叛之心,因为李善长在朝中的地位,胡惟庸三番两次拉拢李善长,并许以淮西王的筹码。”

“李善长虽然拒绝,但他知道胡惟庸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

“太祖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

徐之年的这一番话说完后,顿时间,整个小院一片安静。

所有人,包括刘伯温,常遇春等都是一脸的骇然。

原来,李善长全家76口死光光是这么个意思啊?

竟然是因为胡惟庸生出了反叛之心而来的!

而且,关键是,此事竟是发生在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二十年后!

也就是说,这十六岁的青年,他竟然知道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

这···怎么可能!

“这不可能!”

李善长直接就急了!

他满脸的煞白,额头见汗,甚至脊背都因为渗出的汗水被打湿了大片。

他现在是百口莫辩啊!

说良心话,他真的没有反叛之心啊!

对,都是这个徐之年在陛下面前难弄是非,指着徐之年就大叫道。

“小子,你到底是谁,为何要诬陷本丞相?你知道这是什么罪名吗?你敢不敢说出自己的身份来?”

李善长认为,徐之年肯定是他的对手,派来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六章:李善长最大的败笔,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