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恩情比天高,是时候表忠心了! (1/2)

“诸位,对于咱废除宰相制,设立军机处,有何看法,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了!”

这时,朱元璋看到众人已经看完了,而且,都开始议论纷纷,便开口问道。

朝堂上静了一下,很快,吕昶就站了出来。

“臣吕昶坚决同意陛下之决定!”

吕昶此刻心里是不平静的。

直到看完了这个设立军机处的方案后,他才知道,为何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

朱元璋这是在将权利收归己手啊!

这个军机处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倘若自己再坚持,那就不是贤臣,而是讨人嫌了。

吕昶不是傻子,反而精明无比。

再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后,顿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由坚决反对,改成了坚决拥护!

同时,他也深入的了解了这个军机处制度,发现这绝对是一个及其精明的决定。

因为,这可以让皇帝兢兢业业,不在有以往朝代,皇帝不上早朝,懒惰的现象出现。

想要自己的江山永固,就需要兢兢业业,否则就会国家大乱,丢掉江山,这可以御使好使多了。

于是,他就悍然的站出来,第一个同意设置军机处。

“臣刘伯温附议!”

“臣李善长附议!”

“臣徐达附议!”

“臣等附议!”

见到众臣全都同意设置这个军机处的决定,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当即就示意朱标,可以宣布了。

“陛下有旨,封徐达为军机处军务大臣,总览全国兵马调动!”

“陛下有旨,封李善长为军机处,总理大臣,总览全国政务!”

“陛下有旨,封刘伯温为军机处,御史大臣,监察全国官吏!”

“陛下有旨······”

朱标展开圣旨,一口气封了八位军机处大臣,其中三位大臣,五位各部尚书。

但令所有人惊奇的是,户部尚书职位,却是空出来,没有任命,由礼部的宋濂代管!

对此,众人虽然心有疑问,但也没敢问。

如今,朱元璋大权在握,权利空前集中,可不是由哪一个大臣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所以,谁都不敢造次!

整个朝堂之上,也只有徐达知道那个位置,是留给谁的。

而此刻的李善长,刘伯温已经呆立当场,震惊无比。

他们以为在此次早朝过后,就要回家种田去了,甚至他们都已经打算好了,开始规划未来了。

但是,峰回路转!

他们竟然丢了芝麻,捡到了西瓜!

一个军机大臣可比宰相的权利大多了。

而且,还能时刻与皇上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最终制定国策。

这可比什么浙东,淮西集团要强上万倍,甚至两者都没有可比性。

而且,他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明朝的权利核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搞什么集团啊,那不是找打吗?

“臣刘伯温叩谢陛下知遇之恩,从此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臣李善长叩谢陛下知遇之恩,从此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色泪下的叩拜道。

“二位卿家平身吧,咱看的是能耐,只要你们忠于大明,忠于咱,咱会给你们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的。”

刘伯温,李善长自然是感恩戴德!

见到时机已经成熟,朱元璋当下就抛出了下一议题。

“今日朝会拖后,咱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大家商议一下!”

朱元璋说话间,就让朱标将‘包产到户’的决策发了下去。

“什么?!”

“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以家庭为单位,租赁给各个农户手里?”

“这是要让我们将手里的土地交出去啊?”

“这···谁出的主意啊?这也太缺德了吧?”

“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赖以生存的土地交出去的!”

“陛下啊,您这是要断我们的后路啊?”

当看到这个‘包产到户’的策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继而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而作为军机处大臣的徐达,则一脸微笑的看着众臣,如同看一群小丑一般。

他现在已经明白了朱元璋的谋划。

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经过这一番大起大落,刘伯温,李善长还能把持手里的田地?

恐怕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会主动交出手里的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三章:恩情比天高,是时候表忠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