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养肥了皇族,饿垮了国家! (1/2)

很仔细的看了看朱元璋,随后,徐之年说出了一个让朱元璋君臣大吃一惊,骇然不已的讯息。

“明朝藩王制度规定,只要是皇家子嗣,便可以领到丰厚的利禄,这样一来,国家每年需要支付给这些藩王的工资,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所以,藩封制度的弊端就是,养肥了皇族,饿垮了国家!”

“根据后世史料记载,明朝的藩王,虽然没有政治权利,但却不用劳作,不用出力,就能享受富人般的待遇,在短短200年间,陛下的子孙,就达到了一百多万,您算算,这一百多万子嗣,一年得花掉多少钱?”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起来。

就连徐达都是瞠目结舌,同时汗流浃背!

但还没等他们说什么,徐之年的声音再起。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氏皇族开枝散叶,人口暴增,王爷遍地走,宗室多如狗。其对于国家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

“他们个个养尊处优,整天啥也不干,花钱第一名,办事没人影,与蛀虫无异,久而久之,国家定然是不堪重负,而且藩王们大量的封地,抢夺了老百姓的生存空间,这就降低了朝廷对于各方的可操作性。”

徐之年没有去管脸色越来越差,手掌再次握紧,脖子上青筋绷起的朱元璋,以及目瞪口呆的徐达,自顾自的说道。

“所以,建文帝继位后,明白了其中的危害,决定削藩,但是,他太小看了自己的那个四叔。”

“朱棣被迫起兵造反,成功击败了朱允炆,自立为皇帝,便是明史中,记载的明成祖朱棣,号称永乐大帝!”

“朱棣继位后,继续推行削藩政策,因为,他就是藩王,深知藩王的巨大危害,肯定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但是,他并没有做得彻底,也不够心狠,或许他不知道,是一个朝代的长存重要,还是子孙后代永享富贵重要,从而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祸端。”

“随着时间的流逝,藩王制度所存在的隐患一一暴露,进而也成为推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徐之年的一番话说完后,朱元璋竟是逐渐的冷静了下来。

他没有在愤怒,没有在握紧拳头,对徐之年怒目而视。

而是开始思索起来,自己煞费苦心,制定的藩王制度,到底有没有徐之年说的这些弊端。

嘶······

只是,随着他的思考,某一时刻,他猝然一惊。

内耗!

内战!

他将自己想到的事情,归纳在一起后,不由得倒吸口凉气。

如果按照藩封制度,延续下去,在他的推断中,很可能会发生,藩王作乱,导致大明动荡,甚至还会因为持续的内耗,而让大明过早的灭亡。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藩王不作乱,但是一百多万的子孙,不劳而获,让国家养着,大明早晚也会被耗死。

“的确,藩封制度确实是弊大于利,是咱太想当然了!”

朱元璋一番思索后,看向徐达,见到对方亦是凝重的点点头,这才叹了口气说道。

不过。徐之年却是摇了摇头,想了一下,再次说道。

“陛下,你知道你的后代,是怎么享受生活的吗?”

“哦,700年后的人类,还知道咱子孙后代是怎么享乐的?”

“那倒不是,而是结合明史,可以看出,整个明朝三个世纪,藩王们享受的特权,大到惊人。”

“只要有“王爷”名分,就享受优厚“岁禄”,一粒米都不会拖欠。仅是嘉靖四十一年,山西省的存粮只有一百二十万石,发给藩王的岁禄却有三百五十万石,京城每年岁粮四百万石,发给全国藩王的岁禄高达八百万石。”

“仅仅是“岁禄”这一项的支出,就给明王朝的财政,制造了多少恐怖的无底洞。”

“纵观明朝历史上,不乏富可敌国的藩王,他们动辄拥有奢靡的王宫,宽阔的府邸,皆是占用大量的农田建造,他们每次出行,都是庞大的队伍,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但是,纵然他们有用之不尽的钱财,甚至挥金如土,但是,到了明末,国家需要钱财来扩充军备的时候,却是一毛不拔,坐看自己的国家,祖宗基业被瓦解!”

嘭!

咔嚓!

可怜的桌案,被掀翻了数次,都没有散架,本以为这一次依旧可以屹立不倒。

但悲催的是,这一次,他直接被朱元璋高高举起的宝剑,狠狠的劈成了两半!

愤怒的朱元璋拄着宝剑,恶狠狠的看着徐之年,脸上满是狰狞!

“这就是朕想要庇护的子孙?!”

“混账东西,一群不肖子孙呐!”

朱元璋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喊叫出声。

吓得旁边的徐达瑟瑟发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八章:养肥了皇族,饿垮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