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居然能让你沈溍毛骨悚然,汗毛倒竖?”
朱元璋有些好奇。
他是了解沈溍这个人的,为人聪明灵敏,沉着而而又富有智慧。
此人也是由朱元璋一手提拔上来做兵部尚书的。
洪武朝的卫所世袭以及军队补充兵员规定等诸多计划都是经由沈溍的手制定。
虽然卫所制度规定太过于琐细且繁多,让一些官吏容易从中搜刮油水。
对于老百姓反倒是增加了不少负担,以至于到了明朝的中后期,卫所制度成为一个拖垮朝廷,为老百姓所痛恨的民患!
但至少在洪武时期,卫所制度的作用,是正面作用远大于负面作用的。
这样的人才,居然能从范德升的信件中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这让朱元璋觉得十分奇怪。
沈溍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范总督派出的斥候提到,大乾海军使用的战船,皆为钢铁打造!”
“通体为暗色,如行驶在大海上的巨兽!”
“他们见到的每一艘,都是如此!”
“飘在海上,宛如移动的钢铁城堡!”
“每一艘钢铁战船上面,一个奇特的管状铁器内,都冒着滚滚黑烟!”
“并且,每一艘钢铁战船的大小,斥候们远远看去,都非常巨大,至少比当年陈友谅使用的战船要大很多很多!”
“因为这些战船上面都有大乾海军坐镇,并且漂浮在海面上,斥候们不敢驾驶小船靠近观看,只能在岸上远远的看。”
“但即使是这样,斥候们传回的消息,也足够让臣不寒而栗!”
沈溍的话音刚落,朝堂尽皆哗然。
朱元璋整个人直接从龙椅上悚然起身。
朱标朱棣两人满脸震惊和不可思议。
“你说什么?”
“钢铁战船?”
“这不可能!”
“那些斥候是不是看错了?”
“你刚刚也说了,斥候们压根都不敢驾驶小船靠近大乾海军的船,他们是怎么知道那些战船是钢铁制造的?”
朱元璋完全不敢相信,觉得非常荒谬,觉得肯定是那些斥候眼花看错了。
“开什么玩笑,钢铁战船?”
“是不是觉得咱好糊弄?”
“是不是觉得咱不知道钢铁有多重?”
“让木制的大型战船泡漂浮在水面,已经实属不易,钢铁?”
“这绝对不可能!”
“咱没有亲眼见到之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信!”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着沈溍,连珠炮似的开口否认。
“严振志,你是工部尚书!”
“你来给咱说说,铁这东西,能漂浮在水面上吗?”
工部尚书严振志急忙上前,拱手道:
“回禀陛下,钢铁的重量,远超木头。”
“自然是不能漂浮在水面上的!”
“如果陛下觉得不够稳妥,臣可以命工部的人参考木筏,制造一张大铁片,丢入水中。”
“臣敢拿命担保,绝对不可能漂浮在水面上的!”
朱元璋点点头,“看到没,严大人都说了,铁是无论如何不可能飘在水面上的!”
“所以,咱不会相信范德升信件里面说的,大乾的海军驾驶的是钢铁战船这件事!”
其实不是朱元璋不相信,而是他不敢相信,不敢仔细去想。
如果钢铁战船是真的,那就说明大乾的强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能想象的范畴。
让重量超过木头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的一大坨钢铁,漂浮在海面上....
在朱元璋看来,完全已经是神仙般的手段!
而他治下的大明水师,现在所用的战船,还是十几年前陈友谅部的战船。
如果大乾海军驾驶的真的钢铁战船,那就意味着,哪怕大明水师现在有数千艘战船,数十万作战经验精良的海军,也无济于事!
海战跟陆战完全不同,战船的质量无比重要。
朱元璋此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兵部尚书沈溍会说自己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因为,大乾的海军若真的是驾驶钢铁战船,那大明即便是有数百万精锐水师,对大乾来说,也只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罢了。
真的打起海战,大乾甚至都不需要制定什么作战方略,只需要命令士兵驾驶钢铁战船直接冲撞大明的木制战船就够了!
只需要这一招,就可以将大明水师全灭!
这是跨越数百年的技术上的代差,对这个时代而言,可不就是神仙般的手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