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上海县城出海口。
朱棣一行三十艘战船,乘着季风和洋流迅速进入了东海。
和煦温暖的海风,吹在朱棣,姚广孝两人的身上。
“和尚说的有道理。”
“去年的时候,父皇就曾跟母后说过想要禁海的事情。”
“当时我心里就不赞成,但父皇的想法,我可不敢反驳!”
“我们这一批兄弟里面,只有大哥才敢跟父皇犟嘴,其他的兄弟,包括我在内,哪敢跟父皇吹胡子瞪眼?”
“父皇一瞪眼,我们兄弟几个心里就发憷。”
“你刚刚说的得海洋者的天下这件事,我心里其实是赞成的。”
“不过,我只是一个王爷而已,封地还是在顺天府。”
“就算有想让大明朝着海洋发展的想法,以后也没什么机会。”
“等大哥当了皇帝,估计还会削藩。”说到这句,朱棣心中并没有什么不满,这都是能猜的到的事情。
“到时候,等大哥一纸令下,我就带着妙云回应天府当个闲散王爷,快快乐乐过一辈也挺好。”
历史上的朱棣也会是这样的想法。
如果是朱标想要削藩,都不需要搞各种谋略,只需要一纸令下,在外就藩的老弟们都会乖乖听话。
只可惜朱标早死,老朱爱屋及乌以至于昏了头,让朱允炆这个愚蠢的黄口小儿当了大明的皇帝。
要说朱棣心中对皇位有没有想法?
那肯定是有的,哪个皇子没有这种想法?
但只要朱标在,朱棣只会将这个想法压在内心的最深处,一辈子都只会当一个好四弟。
姚广孝浑不在意的笑道: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只要燕王殿下对海洋的看法,跟贫僧心中的想法一样就好!”
“现如今,因为大乾帝国的威胁,当今陛下已经开始重视海防,大力发展大明的水师!”
“这是好事,大好事!”
“贫僧还听说,清剿北元的蓝玉大将军,已经被陛下调往广东沿海地区指挥大明水师了,防备大乾海军的突然袭击。”
“没错,蓝玉将军已经到了广东!”
“我岳父,冯胜将军,汤和将军,朱亮祖,李文忠等,此时都在广东沿海整军备战!”
“那就有些不妙了啊!”姚广孝看着一望无际的东海,望着倭寇岛屿所在的方向,心中盘算着对策。
“是啊,本王也觉得有些不妙!”
朱棣的军事能力可不差,姚广孝能猜到倭寇会来作乱,他自然也能猜到。
“不过,本王是大明的燕王朱棣,那些倭寇敢来,本王就将他们脑袋一个个砍下来!”
“本王想用倭寇的脑袋铸京观很久了!”
朱棣自从船队进入东海之后,就脱下了身上的燕王蟒袍,换上了明军的铠甲,朱元璋御赐的黑铁枪也一直拿在手中,腰间插着一把火龙枪,威风凛凛!
燕王妃徐妙云同样如此,身着徐达亲自命人打造的铠甲,头上戴着战笠,两根红色的丝带在海风吹拂下,烈烈作。
在徐妙云手中,同样握着一把足有一丈长的红缨枪,枪身同样也是用浑铁打造。
别看徐妙云徐皇后在历史上有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好像很文弱的样子。
但其实不然,她的武力可也一点不弱!
史书记载,徐达,长身高颧,按明朝尺度计算,身高超过一八五!
徐辉祖,长八尺五寸,身高超一米九五!
燕王妃徐妙云的身高,虽然不及兄长徐辉祖,但也足有一米七五,比朱棣都高!
手握红缨枪站在船头,英姿飒爽,不弱于此时的朱棣。
“王爷!”徐妙云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你现在最好还是提前派人乘快马到广东,浙江这些地方找我父亲他们派兵乘船在侧翼保护我们的船队!”
“否则,如果我设想中的事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和姚广孝都知道徐妙云的本事,听到她这么说,开口道:
“不用本王派人过去,父皇在我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快马去广东那里调兵然后乘船保护我们一段海路!”
“但是,上海出海口这里距离广东太远,海路都有两千多里,他们没那么快能过来的。”
徐妙云脸上有些担忧。
“王爷出海前往大乾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百官祈福那么大的声势,但凡有一丁点消息传到倭寇耳中,我们就危险了!”
“王妃的担心,也正是贫僧的担忧!”姚广孝赞同道。
“以贫僧的看法,普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