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组织语言继续说下去。
“咱们正好趁此机会研究一下,是否是因为现在的祖训国策影响了后世的灭亡。
如果是,那么我们可以研究如何更改国策,亦或者直接废掉祖训国策不可更改这一条规矩。
还有光武中兴我们看到的结局,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
比如那平坦漆黑的官道,看上去很结实耐用,应该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力物力去维护,不像咱们现在的官道总是需要维护修理。
还有那些孩童进学,学的不再是圣人之言,反而是格物之道和忠君思想更多。
宁古塔一战,明军的主要战争武器都是枪炮,比咱们的神机营的枪炮威力大的多。
而且实战之下,明军的伤亡微乎其微,对方的铁骑直接被打崩。
这是否说明,未来的战争中,枪炮才是主流,我们需要格物致知,将军队的未来重点着眼于研究枪炮上?
天幕并没有消失,后续大概率还有其它情景让我们看到,或许到时候能让我们更好的研究这些问题。”
此言一出,朱棣抚须点头赞同朱高炽的说法,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不愧是我选中的太子,智慧远见绝非常人能及。
转头看向朱高煦,朱高燧那俩,一时间眼中的嫌弃都快溢了出来。
“爹,你那嫌弃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朱高煦看着朱棣那嫌弃的眼神,顿时有些不爽,神经大条的他直接开口朝着朱棣质问道。
朱棣轻哼一声不作回应,朱高煦自讨没趣,挠了挠头退了回去。
朝臣们听到朱高炽的分析也跟着喝彩。
“太子殿下高瞻远瞩。”
“太子殿下高见。”
“太子殿下不愧是继承了陛下龙威和智慧的继承人。”
群臣也是对朱高炽佩服不已。
朱高炽提出的想法和问题,非常值得所有人深思。
从古至今,王朝的衰落灭亡的确是必然的,并且都有几乎不可逆转的致命原因。
比如秦之扶苏受到儒家思想所洗脑,导致最终一纸王令直接自缢,让废物胡亥上位,胡亥不但是个废物,还是个暴君,直接导致了巅峰时期的大秦毁在他的手中。
汉末世家尾大不掉,土地兼并,导致各地百姓民不聊生,最终黄巾起义,灭掉了汉朝最后一丝气数。
大唐的乱象是阶级固化,应验了那一句“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多了。”
既然天幕显示了大明未来的结局,那么就必然可以从中找到大明历代国策的各种弊端。
如果找到了这些弊端,从而杜绝或者进行改善,是否可以延长大明的国怍呢?
这些才是如今永乐一朝应该真正思考的东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