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明朝皇帝易溶于水! (1/2)

朱元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却让躲在一旁的朱棣有些头皮发麻。

‘洪熙皇帝朱高炽’?继承皇位?

“也就是说我造反了?但是那怎么可能呢?北平那座小城,那点兵力,朝廷大军直接强攻都扛不住,怎么可能造反成功?”

朱棣是一个头两个大,他了解自家爹的性格,哪怕不是自己造的反,也会下旨传召自己入京把自己吊起来打一顿。

更何况,心细的娘和大哥肯定已经推测出是自己造反了。

如果让爹知道了……

自己一家子会不会被圈禁应天府呢?

朱棣现在特别烦闷,不知道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情况。

……

永乐位面。

朱棣和他的三个好大儿,还有好圣孙,打完了五禽戏。

一起回到了大殿内,屏退左右,刚刚看完了小朱由检改变作息的成果。

“老大,你怎么看?”朱棣照常考验起了朱高炽。

说实话,相对于做皇帝,他更愿意当一个大将军。

不过那只是相对而言,能当皇帝,又能打仗,鱼与熊掌两者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真正坐上皇位才知道其中的辛苦,不仅仅是各种朝中事务和奏折的问题,这些事物习惯就好。

最让他头疼的,便是钱。

是的,缺钱,作为权力巅峰的皇帝,他朱棣缺钱,不是一般的缺。

他不是顺位继承的,害怕死后没脸见列祖列宗,所以他远征漠北,修永乐大典。

这一切就是为了像他爹,洪武大帝朱元璋证明。他朱棣不再是年少那个不学无术,爱爬树掏鸟窝的捣蛋孩子了,他长大了,他成熟了,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了,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比洪武朝更好更强盛。

但是这一切都要花钱,花很多钱而对于钱财方面,他也很头疼。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他朱棣的好大儿朱高炽了,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舞刀弄枪,但是文学治理方面天赋颇高,以至于奏折基本都是他的好大儿朱高炽批阅的,他只需要过目一遍,提出意见就行。

而且他的好大儿能省钱啊,东抠一点,西攒一点,他的军费就这么攒下来了,永乐大典也顺利的修了下去。

想到这,朱棣对于朱高炽那是越看越满意,不过他面上不能显露出来,毕竟他还需要平衡朝廷实力,不能早早地让太子的势力一家独大。

朱高炽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光武帝不愧是堪称千古一帝的人物,如此年幼之时就无师自通般掌握了不少帝王才懂得并且掌握的能力。

而且,这皇宫大内的确是太监宫女最多,如果他能收拢这股力量,那么宫内对他来说几乎没有秘密。

甚至……甚至……”

说到这,朱高炽有些说不下去了,毕竟刚刚他也是一边思考一边组织语言回答朱棣的问题,但是说到这,他才惊觉,剩下的话说不好,可能是要杀头的!

朱棣听到一半,见朱高炽支支吾吾停了下来,转头望了过去。

只见朱高炽额头冷汗直冒,脸色泛白,眼神飘忽,不知所措。

朱棣见此,眼睛微眯,知道朱高炽不敢说,但他想知道,直接呵斥道:“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堂堂太子爷说话说一半,支支吾吾的,像个娘们一样。”

一旁的朱高煦见朱高炽吃瘪,幸灾乐祸的跳出来说道:

“就是啊,大哥,有什么话你就说出来嘛,你不要身体虚弱不能习武,连心里都怕这怕那,胆小的像个娘们似的。

哈哈哈哈哈哈。”

朱棣见朱高煦跳出来落井下石,内心有些不喜,呵斥道:

“你是觉得你很能干了吗?你大哥最起码能出谋划策。

你呢?读了这么多年书,就只能识文断字,如果治理地方这些手段你是一点不学,整天只会舞刀弄枪。

我用了一抄难道只养了你这样的臭丘八了吗?”

说到此处,朱棣有些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直接说道:“老大你知道什么就直接说,咱父子之间,难道相疑到这个程度了吗?”

朱高炽见此,心一横,直接说道:

“爹,如果那小子真的收拢掌握了宫女太监这个群体,那么他坐上皇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毕竟,宫里从上至下,都是由宫女太监服侍的。只要那小子从底层宫女太监开始掌控。

而后一步一步抓住中上层宫女太监的把柄,就能蚕食他们,把他们都变成自己人,直到最后,整个皇宫都将成为他的后花园,他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朱棣听此,怒目圆睁,但还是反驳道:“如若真有那勤勤恳恳,没有把柄的呢?那小子的计划不是就进行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