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摊丁入亩!这就是我大明的好皇孙啊! (2/3)

出去老远,他今天是真的高兴。

他的孙儿回来了,竟然还能带给他如此大的惊喜。

在场的所有大臣听到朱雄英说的这番话心中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对。

只得所有人恭敬地冲着朱元璋行礼,“恭喜圣上,喜得圣孙。”

朱元璋听到后,笑声愈发肆意无忌,仿佛要将房顶掀翻一般。

此刻,他对朱雄英可谓是无比满意,甚至已经超出了预期。

眼前的朱雄英不仅聪明伶俐、好学上进,更难得的是那份远超年龄的稳重和大气。

这样的孙子,无疑是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继承人选!

朱雄英被朱元璋这一番夸赞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也不是他所想的,而是后世的雍正皇帝大力推行的政策。

对不起了啊,毕竟谁让我比你出生早这么久呢,所以你可不要怪我啊。

而且,朱雄英之所以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新税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希望借助朱元璋的力量来推动此事。在整个大明王朝,唯有朱元璋具备足够的权威与影响力,能够确保这项政策得以顺利施行。

什么?

不交税?

以老朱那脾气,你当他手下的淮西勋贵是闹着玩的,今天敢闹事,明天就敢带兵让你九族消消乐。

朱标也十分满意十分欣慰得看着朱雄英,他也没想到朱雄英竟然能这么快就一针见血得指出问题,然后说出解决办法。

散朝后,东宫.....

一声声瓷器破碎得声音从屋中传出来,接着传来的便是吕氏的一声怒吼:“不可能!不可能!我当初明明是亲眼看着他喝下那……”

昨晚吕氏在侧殿等了一晚上竟都没看到朱雄英出来,只见到快傍晚的时候仅朱元璋出门而去。

他没想到的是那小子竟然是八年前就已经死亡的朱雄英。而且今日在早朝的时候竟然还说出来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

她不敢相信那竟是一位十七岁少年能够想到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原本与朱允炆亲近的文臣也准备再观望一下。

因为现在的朱雄英不管身份、能力全都远高于朱允炆也没人希望自己站错了队伍。

在吕氏身旁站着一位男孩略带害怕的看着在一旁疯狂砸东西的吕氏。

过了一会儿,吕氏好像砸累了,转头就搂住了那个男孩,双眼通红地说道:“允炆,娘亲一定不会让任何人夺走属于你的东西,就算是朱雄英死而复生也不可能。”

这小孩男正是史书上后来的建文皇帝朱允炆。

早朝过后,皇长孙朱雄英归来的消息如蝗虫过境一般席卷整个应天府乃至大明,许多人心神震惊。

乾清宫中.......

朱元璋和朱标看着他们面前的朱雄英。

朱雄英已经被他俩盯着看了一刻钟了,下朝之后他就被他老爹朱标领到这边来了,他甚至回笼觉都补不了了。

少顷......

朱元璋终于开口,“乖孙,你是怎么想到这计策的呢?咱记得咱并没有跟你说过这件事情吧。”

朱标赞同的点点头。

朱雄英知道这一关肯定过不去了,早在来往乾清宫的时候朱雄英就想好了说法。

“皇爷爷、父王,其实我只是昨天在父王的书桌上不经意间看到了他桌子上有此类奏折,昨晚也是思考了一番,只是巧合罢了。”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的解释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

“那乖孙,你再跟咱细说一下你说的那个“摊丁入亩”。”

“皇爷爷,那孙子就发表一下愚见,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您指正。”

“皇爷爷,我刚刚在殿前只说了摊丁入亩,其实还有一个政策我并没有说,因为这与朝中大臣的自身利益有着很深的联系,我称之为-官绅一体纳粮。”

“官绅一体纳粮,此政策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

朱元璋和朱标虽然疑惑但是并没有打断他,反而给了他一个眼神让他接着说下去。

“摊丁入亩如果实施必将伴随官绅一体纳粮,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这两个政策总结来说,就是弱化地方地主的势力,丰富中央。把削弱的地方势力反哺中央。”

“孙儿只感觉,这件事非皇爷爷不能办成,虽然过程肯定曲折,但是长远来看,对国家、对百姓的益处显而易见的。”

朱雄英对朱元璋和朱标说了这么多,嘴都要干了。

但是只观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均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朱雄英。

“英儿,这些都是你昨晚自己想出来的吗?”

朱元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