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6 官绅不纳税,大明之危! (1/2)

牢房内,气氛较于方才,已然是平和了不少。

“我这不是太生气,太激动了吗。”

朱瞻基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不过想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话,朱瞻基心中还有一丝惧怕。

一想他现在是在诏狱,这才又放下了心来。

“行,问题我已经指出来了,那么该你作答了。”

时安敲了敲桌子,对着朱瞻基道。

“既然已经知道了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沉吟片刻,朱瞻基眼波流转,认真思考了起来。

“既然国库奉养不了如此庞大的宗室。”

“那就只能缩减宗室的人数了。”

“不如把宗室的等级降一降,从第五级的奉国将军之后,就不再由朝廷奉养!”

“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此安排,想必也不会有人说闲话吧!”

片刻之后,朱瞻基思考出了自认为相对满意的答案。

“哈哈。”

“你小子还挺直接。”

听见朱瞻基的答复,时安眼睛一亮,颇有些意想不到。

他原本以为,按照这小子一贯的习性,或许会采取一些较为温和的手段。

不曾想,这家伙张了张嘴,直接把宗室的待遇腰斩了一半。

这行事作风,不可不谓雷厉风行啊。

时安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你所说的这个办法,也不是不可行。”

“只不过,宗室只是这个问题的一面,若将另一面与之相加,后果可就更严重了。”

闻言,朱瞻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嘶!”

“还有更严重的一面?”

他原本以为眼前的宗室问题就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了,不曾想,居然还有着更为严重的一面。

“还请先生详谈!”

眼眸饱含急切之色,朱瞻基面色凝重,旋即便看向了时安。

“这另外一面。”

“与宗室一般,也是大明与生俱来的问题。”

“具体而言,便是太祖皇帝,对士人乡绅的税收优免之策!”

摇了摇手中的蒲扇,时安缓缓开口道。

“太祖皇帝的政策?”

“那不是已经实行了数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难道也藏着大明的危机?”

朱瞻基心情忐忑之际,脸上的疑惑神情再度增添了数分。

“时间长的政策,就一定没有问题吗?”

时安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道。

“大明开国之时,士人稀少,太祖体恤士绅,方才定下了针对士绅的税收优免之策。”

“初心当然是好的,只不过日子一长,有人的心思就不对了。”

说到这里,时安微微抬头,看向了对面的朱瞻基。

“你可知道‘投献’这个东西?”

缓缓开口,时安随即问道。

“知道。”

“就是百姓将自己的土地,转入到别人的名下,‘投献’这种事情我虽没见过,但是倒也听别人说起过。”

闻声,朱瞻基沉吟片刻,将他所了解的情况和盘托出。

“那你知不知道,这些百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土地转给别人,行‘投献’之事呢?”

时安摇了摇手中的蒲扇,又继续问了起来。

“这个……”

“想来,应该是百姓家中遭了变故,不得不变卖田产,换取急资吧……”

“也有可能是受到士绅胁迫?无奈之举?”

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朱瞻基只得是猜测。

“远没有表面如此简单。”

“各地之中,很少有你所说的那种情况,相反,行‘投献’之事者中,绝大部分,都是中等人家之上。”

一听这话,朱瞻基蓦的一下张大了嘴巴,脸上的表情更是错愕无比。

“既然都是中等人家了,生计无忧,为何还要把自家田地,记挂着他人名下?”

朱瞻基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却是在说到后半句话,猛然想起了什么。

一拍脑门,脱口而出:“士绅优免之策!”

看着朱瞻基从不解到说出答案,时安赞许的点了点头,接着道。

“士绅优免,虽然针对的仅是读书人和官员,可却未规定具体的免税数额。”

“按照各地的成文规定,士绅免税之比例,几乎相当于大部分的税额。”

说到这里,时安眉眼一动,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