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朱元璋赏赐贡品,朱允熥大发横财!北元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2/3)

熥随口问了一句。

“江都郡主那边也分到了。”

王景弘回道。

听到这话,朱允熥就放心了,他让王景弘处置这些贡品,该用的用,该收藏的收藏。

……

另一边。

朱棣垂头丧气的出了皇宫。

在宫外等候多时的丘福和张玉赶紧牵着马迎上来。

“王爷,如何?”

他们瞧见朱棣这般模样,心底就开始打鼓了。

觉得不妙。

朱棣摇头。

“人,没能救出来。”

丘福和张玉脸色大变。

“怎么会!”

朱允熥的计策这么好。

三管齐下。

这般都无法救出道衍?

这不可能啊。

朱棣将刚刚在大殿上的事情告知,“父皇已经知道之前的事是本王做的手脚,大发雷霆,本王不被责罚已经是幸运的。”

“也幸亏治蝗之法让父皇解了心头大患,所以并未责罚本王。”

张玉和丘福面面相觑。

他们着实没想到会这般。

“王爷,我们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既然此计不行,我们从长计议。”

“不然再去请教吴王?”

张玉将主意打在了朱允熥身上。

虽说朱允熥给予的三个锦囊未能救出道衍,但却展现出了他占卜能力的可怕。

简直堪称神机妙算。

这次不行。

下一次说不定就能够救出道衍。

朱棣心动。

“王爷……王爷……”

朱棣的身后传来喊叫声,这个声音由远及近,朱棣三人往后看去就见到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王……王爷,陛下有话传达给您。”

“他让您别再折腾。”

“还说,若是治蝗之法有成效,便会释放您的人。”

小太监喘了口气,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说道。

朱棣三人对视一眼,他们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喜和诧异。

事情峰回路转。

他们还以为要想其他办法才能解救道衍,没想到朱元璋真的让步了。

而朱允熥的计策真的成了!

朱允熥神了!

三人脑海浮现同一个念头。

数天后,遍体鳞伤的道衍被丢到了燕王府门口,这是后话。

……

朱元璋将治蝗办法发下去,下方的官员开始执行。

数万只麻鸭从各地调往台州。

当蝗灾降临,数万只麻鸭开始了自助餐。

铺天盖地的蝗虫没能啃食掉粮食,就被麻鸭当成饭吞入肚子里。

牧鸭治蝗办法十分的成功。

台州的粮食只损失一成不到。

大部分的粮食都保住了。

这令当地的官员松了口气,庆幸自己脖颈上的脑袋保住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师。

朝廷震动。

群臣振奋。

朱元璋龙颜大悦。

……

京师。

皇宫,议政殿。

一根根盘龙柱矗立在其中,身穿官袍的百官振奋不已的交头接耳。

“没想到牧鸭治蝗的办法真的可行。”

“竟然只损失不到一成的粮食。”

“真是不可思议!”

“燕王提出的此法甚妙,而且,还有预防蝗灾的办法,以后大明就不用担忧蝗灾。”

“此乃利国利民之良策,可流传千古!”

“……”

满朝文武不断夸赞着朱棣。

朱棣身穿赤红团龙袍,站在第一排,他神情颇为尴尬。

此治蝗之法并非他提出来的。

确实他冒了功。

他觉得之后必须和朱元璋解释一下。

虽然有可能会被朱元璋斥责。

但斥责就斥责吧。

反正道衍在今早已经被放出来。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俯瞰着下方的百官,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豪。

“他们还真以为治蝗之法是老四想出来的。”

“怎的如此愚蠢。”

朱元璋捋着须,暗自摇头。

这法子是朱允熥想出来的。

锦衣卫亲眼目睹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