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手按着马背,一只穿着丝履的脚踩在马鞍上,手微微用力,一跃而上跳上了马背,稳稳的坐在了矫健的白马上。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等道衍被释放。”
朱棣笑着说道。
多日的阴霾消散。
张玉和丘福也纷纷表示赞同。
朝廷、寺庙、民间三方面施压,他们不信朱元璋不释放“无辜”的道衍。
……
“释放道衍大师!”
“道衍大师是无辜的!”
“走过路过的都来看一看!”
“……”
吵吵嚷嚷的声音从外面街道传入东宫内。
朱允熥身穿白袍,两条宽大的袖子被绸缎绑至手腕处,他正在和泥巴,准确的说是在制作瓷器黏土。
此刻黏土泥胚的形状刚刚成型。
是一个小型的花瓶。
上窄,下宽的大肚瓶。
旁边一名工匠正在教导着朱允熥,其他的工匠则是在围观。
朱允熥给银子十分大方。
每日都有。
但每日教导朱允熥只用一人。
其他人闲着也是闲着。
为了不愧对朱允熥每日给钱,他们就装装样子,每日都过来。
哪怕不教导朱允熥手艺,也能在一旁拍拍对方的马屁。
这起码不愧对朱允熥给的银子。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吵?”
朱允熥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热汗。
手背上的湿润的泥土沾染在了他白皙娇贵的脸上。
他用花猫脸看向年轻的太监王景弘。
自从他钦点了王景弘,王景弘就成了他私人助理。
成天有事没事王景弘。
王景弘可谓十分的便利。
堪称每天二十四小时全勤。
而且对方还不抱怨。
甚至乐在其中。
说实话,哪怕是朱允熥这个挑剔的boss,对这个007且毫无怨言,任劳任怨的工具人也感到无比的欣赏。
年轻人,未来可期啊。
“殿下,这是天界寺发起的一场万民请愿活动。”
王景弘说。
朱允熥面露好奇。
“万民请愿?”
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他满脸感兴趣。
虽说朱允熥先前占卜出的锦囊让朱棣这么做能够救人。
但占卜是不全面的。
他也只是知道这么做才能救人。
不过也不知道详细的内容。
所以会导致一系列内容他也不知晓。
另外,他目前还不知道朱棣要救的是何人。
毕竟当时朱棣也没说。
朱棣则默认朱允熥是知道的,所以并未说明。
“据说北平庆寿寺的主持被锦衣卫抓了进去,天界寺的主持与那位是至交好友,他深信对方是冤枉的,就让天界寺的僧人鼓召那些曾经被庆寿寺主持帮助的人,在请愿书上写上名字。”
“而那些被庆寿寺主持帮助的人知晓庆寿寺主持被抓,也就自愿号召京师的百姓在请愿书上写上名字。”
“之后他们将会把请愿书递交给陛下,恳求释放庆寿寺主持。”
王景弘详细告知。
“我们也出去看看吧。”
朱允熥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站起来,他接过旁边一名小太监递过来的水盆和毛巾,将自己满是泥土包裹的手放入水盆内。
泥土在水中晕染开。
朱允熥用力的揉搓着双手,随后用澡豆揉搓洗涤一番,手上的泥土很快干净,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澡豆香味,他用挂在水盆旁边的毛巾擦擦沾着密密麻麻水滴的手,将手擦干净,他将毛巾丢回水盆里,然后跃跃欲试大步朝东宫外走去。
说实话他来到明朝,除了送葬那日,他还是第一次正式出门。
还蛮期待的。
“把我捏的这个泥胚拿去烧制。”
朱允熥留下一句就朝大走去。
制窑、烧窑的一系列工作和流程他已经完全掌握。
他此刻不想玩泥巴。
更想去凑热闹。
“按照殿下所说的去做。”
“其余人解散。”
“等等,殿下,您的袖子还未放下来!”
“等等小的!”
王景弘吩咐窑匠去烧制朱允熥的泥胚,再吩咐其他小太监清理干净地上的泥土和做瓷器的工具,随后快步跟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