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叔侄,在大明文官眼中就是铁憨憨标配。
不懂得人情世故里面的多少弯弯绕绕,军人本色极浓,与时下大明武官作风差异极大。
叔侄两在辽东可谓是威名赫赫,能征善战,凡与建奴交战,从来都冲锋在前,无畏无惧。
兼且曹家叔侄敢打敢拼,又听从调令,文官虽然鄙视叔侄两是个赳赳武夫,但也不想把其边缘化。
毕竟在辽东处于战争前沿,没有几个听话又敢拼命的将领,那小命都悬。
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两人,不论谁上位都非常喜欢两位铁憨憨,这样的铁憨憨用着放心。
作为天子,曹文诏和曹变蛟两人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最后叔侄两都为国尽忠了。
作为大明天子,朱由检当然要重用他们。
卢象升、周遇吉和阎应元都是为大明牺牲的杰出将领,功勋卓著。
是朱由检为了应对明年建奴入侵而第一批被重用起来的忠臣名将。
朱由检觉得,大明不缺人才,缺乏的是信任和驾驭罢了。
只要给予这些为大明付出生命的将领以物质保障和充足军费的保障,这些将军都能爆发出不可估量的战斗力。
九边除却辽东没有动外,关键性的重镇都已按部就班地安排了真正的名将担任。
明年建奴要是敢来,朱由检会教建奴如何做人!
朱由检可不是傻白甜的前身那样政治小白,被东林党忽悠瘸,直至吊死后山歪脖子树上才知道魏忠贤的好。
可以说老魏是在崇祯临死前才得以认可,甚至派人偷偷收敛魏忠贤骨骸以厚葬。
由此可见,前身治国水平真的不如天启帝朱由校。
前身虽然勤政却是在做无用功,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关键。
朱由检现已开始落子,明天的朝会一定非常精彩。
满朝文武,恐怕个个都将化身影帝,阉党和东林党必然开始互撕大幕。
尤其客氏的死,令朝野震动。
天子既已释放出明显信号,似乎阉党的末日要来了。
一众大臣只怕都在为明天的朝会准备一份大礼,表表自己铁骨铮铮地风骨。
朝臣们定认为魏忠贤现在疯狂似的撕咬满朝官员,这是做最后的反扑,是临死前的挣扎。
老魏、王体乾都知道天子近期将有动作,而老魏得到王承恩的暗示,已派人紧盯了王体乾。
发现王体乾亲自出宫,魏忠贤得到王体乾秘密和李三才、韩爌等人密会的地点后。
他亲自操办此事,见到李三才竟然还活着,立马意识到先帝是死于谋杀,绝不是当今天子找的借口。
先帝真的是死在李三才手中,李三才罢免前可是极力阻挠国家税改的人,于国危害极大。
偏偏李三才四年前已故,现在却又出现,若无猫腻,那才有鬼。
魏忠贤当即下令田尔耕继续监视,他要立即进宫面圣。
朱由检一直在和曹文诏叔侄和曹化淳三人商榷如何训练新组建羽林卫的事情。
可以说羽林卫就是即将重新组建金吾卫和虎贲卫的模板,成功了便可进行全面军改,正式拉开军改序幕。
朱由检还当着曹文诏和曹变蛟直言:“朕就是喜欢两位将军的铁憨憨,诚诚恳恳地为君分忧。
军中诸将若如两位将军这样不媚上,一心为国,那大明帝国也没有今日之乱了。”
尤其辽东一系,早已有了养贼自重的心思。
这点虽无人点破,但稍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辽东系早已尾大不掉了。
曹文诏叔侄虽然不喜欢辽东系,但建奴又在辽东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曹化淳道:“陛下,辽东虽然不作为,每年耗费军资巨大,但不支援,恐辽东更危。”
朱由检冷笑道:“辽东那些将领是什么心思,朕一清二楚。
因为朝内党争,辽东更是乱成一团麻,这才把辽东本土系的将领养肥,已严重危害帝国国防安全。”
曹化淳现在深深地明白,更加明白国家财政拮据,不改革是不行了。
不过,他又同情东林,现在看来,只能按照天子的步调走,否则他也危险了。
隐隐察觉到天子对于朝局的不满,对东林党大部分人更是深恶痛绝。
魏忠贤忽然来到殿外求见,曹化淳有些愕然,老魏能有什么事?
少倾,魏忠贤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跪在崇祯面前道:“陛下,老奴有要事禀报,不知……”
朱由检道:“老魏,不要有顾忌,在场的人都是朕之心腹。”
魏忠贤明白了,当即说道:“陛下,老奴现在已可确定东林党就是谋害先帝之元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