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小道略通雷法! (1/2)

朱瑜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的目光瞬间聚拢而来。

不过他倒是没感到什么压力,只是摊手道。

“不是。”

“小道只是说魏国公的法子不成,可没说小道不能掺和一手啊?”

“虽说忘战必危,可不是还有一句叫好战必亡吗?”

“诸位也太好战了吧。”

“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多不好?”

“百姓辛苦种出粮食,可不能这样花费啊。”

“咱大明不是恢复华夏衣冠吗?”

“什么叫华夏?”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那元人都是些什么人?”

“蛮夷之辈!”

“对他们,当然是要教化了。”

朱瑜思绪敏捷,洋洋洒洒一段话直接给殿内重臣给说蒙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就连皇椅上一副看戏姿态的朱元璋也给听傻了。

这一刻。

朱元璋都不知道是该骂自家这兔崽子纸上谈兵,还是该担忧这混账小子被儒家那帮酸夫子给忽悠了。

“教化?”

“那帮蛮夷之徒,是能听得懂教化的人吗?”

“要是他们能听得懂,他们就不会一百年都没有就被赶回草原了。”

不过到底有作为皇帝的定力,朱元璋只在心里痛骂,没有明面上表现出来。

他原以为,自家这兔崽子是如十二岁拜上卿的甘罗一般神童。

不然。

他在世间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怎么就见这小兔崽子一人修成腾云驾雾的神通。

光看玄妙观那群所谓真人的反应就知道了。

他们也都傻了,没想到真有人能成道得神通之术傍身。

还有之前。

谨慎殿夜谈时的那些想法和说辞,都让他感到惊艳。

但现在看来。

之前他的那些做法还是太草率了。

以后坚决不能让这混小子掺和大明朝政和军国大事,不然他非被气死不可。

不然怕是要误国误民呐。

...

有这等想法的,又何止是朱元璋一人。

如果朱瑜是个初出茅庐的御史之流,一众勋贵们还是够理解的。

全当是读圣贤书读傻了。

但当御史嘛,要的就是这股子天真的耿直劲儿。

不然怎么当言官?

可这话是从一个身居大明国师这等尊位的人口中说出来,那就真的该千刀万剐了。

因为有些话听多了,再为精明的人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或多或少罢了。

而国师这个尊位,是能让眼前这个小道士随时见到皇帝的。

这要是把他这些天真的想法影响了皇帝。

那就是祸根。

曹国公李文忠忍不住劝说道。

“国师既是修道高人,还是少沾染红尘俗世的好。”

“快回玄妙观继续清修才是。”

有人开头,自有人跟上。

勋贵们纷纷劝道。

“国师乃神仙中人,怎能沾染太多凡人之气,还是早些回去清修罢。”

“国公爷说的对,国师还是修习道经才是,兵家之事就不劳烦国师费心了。”

“就是就是,国师快回吧。”

“......”

开口就是对元人要教化,不要打打杀杀。

天老爷嘞。

真到他们在战场上拼杀的时候,让这种国师在后方出谋划策。

那场景根本不敢多想,只让人想死!

弟兄们怕是想留个全尸都难。

怕是比陷害岳爷爷的秦桧还要厉害三分。

秦桧是奸,这是蠢呐!

......

勋贵们是真怕了,而不多的几名文官则是麻了。

他们才是熟读圣贤书的文官啊。

但这话,他们这些主和想要维持现状的人都不敢这么说。

佩服,实在佩服。

胡惟庸和户部尚书王博对了下眼神,各自摇了摇头。

这位不是出身道家嘛?

怎么张口腐儒的味这么浓?

......

不过让人惊奇的地方也在这里。

面对勋贵那边的群情激昂和文官这边的目瞪口呆,朱瑜面色淡然从容,一副笃定模样。

朱元璋心中几经纠结,但还是冒着被这混账气死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五章 小道略通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