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朱元璋的决断! (1/2)

傅友德想出头的念头不能说有错,但他显然是小瞧了朱元璋的心胸。

况且。

如此大事,怎么可能只托付于一个区区侯爵。

论资历能力,傅友德都差得远。

若是将这般重任交付于他,岂不儿戏?

“大将军,此法觉得如何?”

朱元璋看向沉默不语似是在斟酌的徐达,笑问道。

“若是觉得可行,不如就由大将军挂帅?”

曹国公李文忠主动请缨。

“皇上,若是大将军愿往,臣愿意为大将军副将,辅佐大将军立此不世之功。”

攻灭敌国啊。

而且还是至今依旧幅员辽阔的元人朝廷。

这般大事,一定可以青史留名。

到了他们这一地步,地位爵位富贵都不缺了,谁还不好个名了。

见状,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亦是请缨。

“皇上,臣等愿往。”

一旁。

朱瑜干咳了一声,提醒了众人。

正主可是在这儿呢。

“皇上,小道以为,此番人数不宜过多。”

“如此大动干戈,反而会让元人起了防范之心。”

“倒不如一切如常,只遣三千精骑,万里奔袭漠北,直捣黄龙!”

这话算是朱瑜的心里话。

他是真心觉得太多人跟去不好。

有个三千身经百战的铁骑跟随着作战就足够了。

太多,就不方便了。

朱元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向魏国公徐达。

“大将军,你觉得呢?”

徐达细想了下,缓缓点头。

“臣以为,可行。”

“以国师的方略来看,这并非是两国交战,需要数十万大军对垒,而是荆轲刺秦,在于斩首。”

“如此,兵就在精不在多了。”

“多了反而太过容易漏了痕迹。”

显然。

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闻言认同地点头。

不过保险起见,朱元璋又看起其他人。

“列位爱卿,你们可有异议?”

众人相视一眼,相继回道。

“臣等无异议。”

“臣附议。”

“末将没意见。”

“......”

见此,朱元璋也不再犹豫,直接拍板道。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着,朱元璋看向徐达。

“大将军。”

徐达上前听令。

“臣在。”

朱元璋下令道。

“大将军即刻返回北平,统领边关各镇负责策应,顺便挑选边镇健卒精骑以供国师统领。”

“而今大明的战马不多,人数就暂定为五千,一骑双马。”

徐达领命。

“臣遵旨。”

“臣告退。”

军国大事自然不容拖沓。

徐达再次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朱元璋又看向韩国公李善长。

“韩国公。”

“这居中调度的事就由你来吧。”

“但有所需,一应满足。”

“务必使此事功成!”

李善长明显没想到皇帝会用自己,因此愣了一下方才上前领旨。

“臣遵旨。”

朱元璋不理会这些,只摆手道。

“你也下去准备吧。”

随后。

朱元璋又看向了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三人。

“你们两个,这次北边是去不了了。”

“不过西南边陲,得有人去盯着。”

“宋国公,你一向谨慎持重,这次你就辛苦些,入蜀坐镇。”

“至于卫国公,你年轻些,就去坐镇甘陇之地吧。”

“朕对你们二人只有一个要求,务必不能让吐蕃和乌斯藏的人干扰到国师。”

“那些喇嘛,可不是什么善茬。”

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相视一眼,亦是恭敬领命。

“臣遵旨。”

这时。

开国六公除了常遇春已经亡故外,就剩下曹国公李文忠无事可做。

不由得叫屈道。

“皇上,臣请命领军出战。”

差事都分的差不多了,再不吭声,自己怕是连口汤都喝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九章 朱元璋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