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长生天的使者! (1/2)

曹国公李文忠自是来向朱瑜禀告的。

尽管朱瑜平常表现得似是和曹国公李文忠二人是平等的,但在战时,上下尊卑之分还是有的。

不然,令行不一可是要出问题的。

更何况。

皇帝的命令可不是开玩笑的。

君无戏言!

既然皇帝下的旨意是由朱瑜做主,那一些该有的规矩是不能儿戏的。

朱瑜作为真正的主事之人,该有的尊重是不能忽略的。

“国师,都已经准备好了。”

“若是国师没有别的事情吩咐交代,那末将这就领军出发了。”

曹国公李文忠恭敬道。

朱瑜笑着点头。

“那就劳烦曹国公了。”

曹国公李文忠拱手一礼。

“不敢。”

“那末将告退。”

说罢,曹国公李文忠转身大步向帐外走去。

“国师,你不去看看?”

一番忙碌过后的姚广孝这会儿变得有些慵懒,伸了个懒腰,好奇道。

“国师,你不去看看?”

他是知道的。

眼前这位国师大人不仅神通了得,而且肉身也非同一般。

之前。

他陪同国师在草原上游晃的那两月,他是真见识过什么叫神力的。

草原狼群。

若是在一般的部落面前,都是如临大敌。

可在这位国师面前,却是不堪一击。

甚至,杀得多了。

后来再碰见狼群的时候,被国师就那么一瞪眼,一声‘滚’,就给吓跑了。

如此神力,这般煞气。

不去军阵之中,当员所向披靡的无双先锋将,当真可惜。

然而。

朱瑜确实神秘兮兮地笑了笑,说道。

“去自然是要去的。”

“不过,得换个法子出场。”

姚广孝一点就通,问道。

“国师是想像册封大典那样,以神通压服元人?”

朱瑜摇头。

“光压服可不行。”

“还得让他们心服才成。”

“和尚,你说本座的卖相,当不当得起一尊长生天的使者?”

姚广孝明悟朱瑜之意,含笑点头。

“国师乃神人临凡,自是当得!”

...

哈喇和林。

作为曾经蒙古帝国的首都,也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自然不是只由所谓的金帐衙庭就可以概括的。

自百余年前。

窝阔台汗在此地建都之后。

无论是城池,宗教庙宇,还是屯田用的粮仓,打铁的工坊,教书的学校等等。

可谓是,麻雀虽小,一应俱全!

当然。

尽管没有中原大城那般宏伟,但也不算是小城了。

甚至。

在这无边无垠的草原上,与那些部族普通的聚居地对比,已经是难得的宏伟之城。

只可惜。

自此忽必烈迁往大都之后。

这里虽未被废弃,仍有重兵驻守,但繁荣之势却自此倾颓。

随着元人势力退回漠北草原,这里自然被重新启用。

但可能是为了渲染出大元残败的景象。

亦或者,是不愿意睹物伤情,在衰落的旧都城中缅怀大元过去的辉煌。

总之。

这一次必里克图汗并没有在哈剌和林城里召集贵族。

反而是选在了阿鲁浑河(鄂尔浑河)的上游一处丰美草原上驻牧,在金帐衙庭中召集贵族议事。

而几里外,则是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地点。

连绵不绝的白色蒙古包如成群结队的羊群一般,点缀在翠绿色的草原上,配上澄澈的蓝天,悠悠白云。

美不胜收!

天空下。

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正在召开。

虽然头人贵族们都去了金帐衙庭那边,可是还有必里克图汗的子嗣,以及公主妃子等人在,再加上很多不够资格的文武官员。

有这些人充当观众,气氛倒也喧闹非凡。

这时。

众多观众围拢成的圈子内,上百名搏克手正在摩拳擦掌的准备着。

作为必里克图汗的长子,元顺帝的长孙。

今年二十四岁的脱古思帖木儿不喜欢在衙庭中争权夺利,可对草原上的争斗却是分外感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八章 长生天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