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喜欢乱世。
登基大典本来不该如此仓促的。
距离朱允熥兵变上位到登基,也不过十八天而已。
九月十二日奉天兵变。
十月初一登基。
可以说不是一般的仓促。
这会给天下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急切感。
尤其是太子朱标尸骨未寒,还做出以孙逼祖的行为来。
这等违背孝道。
更加不该。
会被天下臣民不耻,也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非议。
不过朱允熥却不在乎这些非议了。
大义的名分是该捏在手里。
登基称帝更是应该的。
不过,该有的面子功夫还是要有的。
兵部尚书茹常,工部尚书秦逵,刑部尚书杨靖等人带头劝进。
“请陛下为苍生计,即皇帝位。”
百官山呼。
朱允熥道:“寡人德薄,无以为江山社稷计,怕辜负祖宗社稷。”
群臣再叩拜:“请陛下即皇帝位,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朱允熥道:“寡人无功年少,如何安天下臣民。”
群臣三拜:“请陛下即皇帝位,顺应天命,百姓人心。”
朱允熥道:“寡人本年少德薄,奈何祖宗基业,江山社稷,不能弃之不顾,天下臣民人心所向。”
“既如此,寡人当从善如流……。”
三辞三让。
就是一场政治作秀。
但却是一场必不可少的政治作秀。
朱元璋看着弱冠之年的朱允熥,不由的一阵阵感慨。
他不知道该开心呢,还是神伤。
这皇帝的位置,可是从他屁股下面抢过去的啊。
被孙子造反成功了。
这古往今来,怕是他老朱是第一人了。
……
百官拥簇着朱允熥的车辇。
朝着奉天殿而去。
沿途。
全都是红色绸缎铺路。
一直铺到了奉天殿之内。
教坊司负责演奏寝殿的礼乐。
当朱允熥的銮驾出现。
礼乐奏响。
文武百官皆跪列在御道的两侧。
等候新皇的经过。
“落驾。”
銮驾从奉天殿的阶梯正中经过,一路向上。
直到奉天殿前。
銮驾停驻。
朱允熥一袭红底金边冠冕。
他袖袍一展,便举步朝着奉天殿内走去。
踩塔在红色的地毯上。
朱允熥神色肃穆。
一步一步的走上皇位。
这是他正儿八经的坐上皇位。
之前算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而今却是正式坐上皇帝宝座。
一个大太监,高声唱诺:“新皇即位,百官参拜!”
百官开始跪拜。
“臣等叩见陛下!”
“陛下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朱允熥依旧肃穆。
内心哪怕激荡不已。
也保持镇定。
这本就该属于他的。
该是他的时代。
“起!”
“百官入班。”
旋即百官各自归位。
武官以汤和李景隆为首,蓝玉领兵在外。
而武官却是以茹常,杨靖,秦逵等三位尚书为首。
这是硕果仅存的三位了。
“诸王觐见。”
在礼官的高呼声下。
以朱楧等人为首的藩王,列队觐见。
他们朝着朱允熥行叩拜礼,山呼万岁。
想到皇位上坐着的是他们的侄子。
朱楧等人就百般不是滋味。
尤其是父皇根本没有要反对的意思。
这就让他们更加不得劲了。
朱允熥透过珠帘,在他们脸上一扫而过。
“起!”
诸王起身,归入朝班之中。
本该有外藩朝见的。
但局势不对,就没有外藩了。
至此。
一通大礼议下来。
朱允熥在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一。
正式登基。
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