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熏天,他们通过联姻、利益输送等手段紧密勾结在一起,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整个朝堂牢牢笼罩。
哪怕是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老朱对这些昔日的老兄弟也得有所忌惮。
事实上,在原来的时间线,虽然出了洪武三大案,老朱杀的人头滚滚落地!
但其实,真正大部分淮西勋贵还是善终了的。
尤其是淮西二十四将,有半数都得以善终。
淮西勋贵真正没落,要等到大明二代战神让文官忽悠瘸了,搞出土木堡之变后。
派系争斗从来不是大明朝独有。
这是历任帝王都深感头疼的难题。
各方势力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犹如天平两端微妙地维持着平衡。
以往帝王惯用的手段,便是在朝堂之上提拔一批新贵,打压一批旧勋,试图在这错综复杂的权力格局中,维持各方势力间相互争斗却又相对平衡的微妙态势。
即便如朱元璋那般雄才大略、手段铁血的开国皇帝,在开国之初,凭借着无上的威望和雷霆手段,也仅仅只能对淮西勋贵集团加以限制,难以彻底拔除他们的根基,消除他们的影响。
李善长回想起往昔的种种,心中满是苦涩,那滋味就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看来在这场残酷的政治博弈中,他输得彻彻底底,成为了唯一的牺牲品。
淮西勋贵集团的成员们关系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要其中一人遭遇危机,整个集团便会迅速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抗力量。
到那时,朝堂之上必将是风雨飘摇,皇帝也会被这股力量搅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哪怕这些人曾追随他参与谋反,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皇帝也只能强压心中的怒火,无奈地承认他们所谓的“功绩”,以换取朝堂的暂时稳定,避免引发更大的乱子。
李善长在心底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仿佛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朱橚对他的最终裁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