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伯温施展的精妙易容术之下,老朱改头换面成功巧妙地混入了朝堂。
这会儿,老朱静静地站在一旁,像是一个旁观者,脸上神色平静如水,心中却暗自冷笑,看着李善长和朱允炆的表演,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与不屑。
他深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闹剧。
而他,将是这场闹剧的终结者,即将亲手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让一切回归正轨。
李善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得意神色,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缓缓扫视了一圈朝堂,见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沉稳却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诸位大人,我这里确实存有一份先帝的遗旨。想当初,陛下在弥留之际,亲手将这份旨意郑重地交予我和皇孙殿下。”
说着,他微微侧身,面向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隐晦的暗示,“此事皇孙殿下也是亲眼所见,还请皇孙殿下为我作证!”
朱允炆一听这话,脸上瞬间涌起一阵激动的潮红,眼神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他迫不及待地向前迈出一步,双手下意识地微微颤抖,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没错,李大人所言句句属实,我可为其作证!这份遗旨千真万确是皇爷爷在临终之时,交到我和李大人手中的。里面有两份至关重要的遗诏,依照皇爷爷的临终遗言,一份诏书是废黜其他皇子继承皇位的资格,另一份则是确立后继之君。”
“这皆是皇爷爷深思熟虑后的遗愿,也是我大明顺应天命的必然选择,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的未来,断断容不得半分质疑!”
李善长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百官们顿时炸开了锅。
他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眼神中满是震惊与狐疑。
此事透着诡异,怎么看都不像真的,这突如其来的遗旨,宛如一场荒诞的闹剧,让众人难以接受。
刘伯温神色如常,不动声色地瞥了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微不可察地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对这份遗旨的否定与不屑。
此时的老朱,心思复杂,他还未彻底下定决心立朱允炆继承大统,此次诈死,也存着挑选与考验继承人的心思。
与此同时,汤和、徐达等人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朱元璋传递的信号。
他们心中一凛,暗暗警惕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意识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这意味着什么?答案呼之欲出,李善长和朱允炆显然已经勾结在一起,他们胆大包天,正在假传圣旨,妄图谋朝篡位。
徐达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愤怒的火焰在他眼中熊熊燃烧。
他刚要发作,却突然感受到朱元璋那如炬的目光紧紧盯着自己。
那目光中充满了警告与深意,仿佛在告诉他:“莫要冲动,且看这闹剧如何收场。”
徐达心中虽然怒火中烧,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但他还是强忍着怒气,牙关紧咬,慢慢地退了回去。
只是那愤怒的眼神,依旧死死地盯着李善长和朱允炆。
此刻,老朱仿若一尊隐匿于黑暗中的雕像,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场,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似能穿透人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扫视朝堂一周。
目光所及之处,群臣的细微表情皆被他尽收眼底。
老朱眉头微微皱起,两道浓眉好似两座即将合拢的山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心中暗自思忖,这场朝会的发展愈发诡异,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蹊跷。
老朱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在群臣之间来回穿梭,仔细打量着每一个人的表情。
这一番观察,让他心中一惊,脸上带有疑惑之色的官员竟不足两成。
而另外八成的官员,表现得极为反常。
这些官员多是淮西勋贵出身,亦或者与淮西勋贵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刻,他们个个神色泰然自若,身姿挺拔,仿佛朝堂上的这场纷争与他们毫无干系。
有的人双手交叠在身前,手指轻轻敲击着衣袖,那副胸有成竹、老神在在的模样,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更甚者,嘴角还隐隐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笑意里带着几分得意,又含着些许轻蔑,仿佛这场看似惊涛骇浪、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朝会,不过是他们提前精心编排好的一场戏。
他们的眼神交汇之间,传递着某种隐晦的信息,似乎在暗示彼此,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旁人不过是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棋子。
老朱心中猛地一沉,犹如坠入了无底的深渊,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
飞卢小说,飞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