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京途中,道路两旁想要一睹圣颜的百姓,更是如长龍一般。
可惜,在皇家声势滔天的阵仗之下。
这些百姓,一个个跪伏在地,没人敢抬头看这位大明的新帝。
朱祁钰居高临下,俯视着跪伏着的大明子民。
心中感慨不已。
这就是天子的威风。
难怪这个位置,能够使父子、手足相残。
坐上这个位置后,能君临天下,所有人都会匍匐在你的脚下,瑟瑟发抖。
这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
感慨了一阵之后,朱祁钰在不远的随从文武里,发现了自己的老丈人。
没想到这位淡泊名利,视高官厚禄如粪土的冯太傅,竟也来迎接自己来了。
真不容易啊。
跟在他身后的青年,想必就是自己的大舅哥冯唐了。
对于这个大舅哥,朱祁钰并不陌生。
于谦在他面前,提及此人数次。
他这个大舅哥,才学广博,对士子向往的科举不感兴趣,却对兵法谋略感兴趣。
他还是忠义候宋彬的得意弟子。
可惜的是,如此人才,却未出仕。
此次他那位老丈人,带他来迎接自己,看来是准备让其出仕了。
不但是自己老丈人带来了自己的儿子。
忠义候宋彬的三个儿子,也都跟在他的身边。
甚至,连他的舅舅吴毅,身后更是带了五个吴氏子弟。
其意不言自明。
都是想让自家子弟,在新皇面前露露脸,混个脸熟。
想到这,朱祁钰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自己才登基月余的时间,仁人志士,开始不断涌现。
这是不是说明我做的还是可以的?
朱祁钰心中竟升起了一股的豪情万丈来。
套用前世的那句话。
大明最缺少的是什么?
人才,各种高端的人才。
无论是才学之士,还是专长技术人才,我,朱祁钰,全都要。
多多益善。
皇宫,念慈宫。
朱祁钰还未来得及沐浴更衣,就先来拜见了自己的母后。
看到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吴太后喜极而泣。
这月余时间,她是每日都在佛像面前诵念佛经。
祈祷儿子能凯旋。
如今,她的儿子,大明皇帝,终于大胜归来。
怎能不令她激动万分?
“好,好,皇帝啊,快去沐浴更衣,去列祖列宗和你父皇的灵位前,表下你的功绩吧。”
“让他们知道,你这个皇帝没有辱没他们的脸面。”
朱祁钰扶她坐下,而后笑道:“是,母后。朕这就去。”
“对了,母后,明日朕要在皇宫举办庆功宴。到时可能会有不少臣子的家眷来向您请安。”
吴太后挥了挥手,笑着打趣道:“好,好,母后知道了,不会丢皇帝你的脸的。”
“那一会朕先让王诚给您送来几箱从草原带回的财物。您可以赏赐那些家眷。”
朱祁钰说完,便起身离去。
既然是庆功宴,那么就要大办。
当然,在庆功宴会前,还要举办一次大肆封赏群臣的大典。
这件大事,内阁诸多阁老和吏部,虽拟定好了一个名单。
但有很多细节,还需要具体的商榷。
深夜。
勤政殿,依旧灯火通明。
内阁一众阁老,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五军都督府等一干重臣。
全部集中到此。
为了商议封赏之事,朱祁钰与他们商议直到天色大明。
这才达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
“好了,辛苦众卿了。你们就在皇宫里休息一下吧。”
“今日,还要举行庆功封赏大典,和庆功宴。足够你们忙的了。”
内阁的这些阁老,都四五十岁以上了。
一夜未眠,体力和精力早已枯竭。
此时得到恩准之后,这才在一众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两个时辰之后。
朱祁钰精神焕发,出现在了太和殿。
文武百官,早已到齐。
在殿外,更是有上千,激动万分等待封赏的众将士。
大礼参拜之后。
朱祁钰便令成敬,直接念封赏的名单。
居功至伟的前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