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张峰的胆气,重塑大明! (1/2)

张峰的话像炸弹在御书房内炸开,震住了在座的朱家所有人。

面对朱元璋的自我指引,张峰用力点头。

朱由检这里更是瞪眼看着张峰,如同见到他脑后长出光轮。

原本还心存忐忑,但听完张峰的话后,他微挺起了胸膛。

仿佛说:“看到没,连张爱卿都为朕说话了。

大明亡国不是因为朕,而是因为太祖你。”

话他不敢直接说出口,但动作你们自己品!

然而,回应他的,是朱元璋的一个大鼻窦。

这位太祖皇帝显然被张峰的话当场激怒。

老朱何时被人如此针对?

而且没理没据啊!

“胡说八道!”

朱元璋不服气地怒道:“几百年后,难道还能是咱从坟里爬出来不成?

你说大明亡国是因为咱,那你倒是说说,咱到底做了什么导致大明亡国?”

朱由检被朱元璋的气势惊的差点跪下。

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单纯地觉得张峰的话让他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借口。

不由的眼睛看向张峰。

做出求助样子来。

张峰见状便说:“太祖皇上息怒。

臣并没有说大明亡国完全是因为太祖皇帝。”

“哼!”

朱元璋冷哼,“那你的意思是,咱还能怎么害了大明?”

张峰面对朱元璋的怒火,丝毫不惧,直接说道:

“太祖皇帝当初制定藩王供养制度,本意是为了保障宗室的生活,为了让儿孙过上好日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

张峰顿了顿,扬着下巴道,“到了永乐时期,太宗为了削弱藩王的势力,防止再出现有藩王靖难的情况。

他选择了与朱允炆一样的削藩政策。

不过太宗皇帝的手段明显比朱允炆高得多,以怀柔的方式,用俸禄换取藩王手中的兵权。

不过这项举动却将宗亲的俸禄提高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这样一来,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却为大明的财政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听完张峰的话,朱元璋和朱标都转头看向朱棣,像是在询问是否如此。

“确实如你所说,但是这有如何?”

“这点人,难道大明还养不起了吗?”

朱元璋也说道:“咱当初制定这个制度,也是为了后世子孙好。

咱想着,要让儿孙过上好日子,这也有错吗?”

张峰听后笑了:“太祖和太宗皇上的心思臣能理解,但事实就是事实。

这个制度已经给大明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到了崇祯朝时期,宗室人口已达数十万,如此庞大的一笔支出,哪怕是倾尽整个大明之力,也难以供养。

不管你们承认与否,但这就是事实!”

这……

朱元璋和朱棣都哑口无言,确实没想到这点上去。

“咱就是想让儿孙都过上好日子,这也有错吗?”

张峰直反驳道:“皇室宗亲多吃一口,大明百姓就要少吃一百口。”

“如今崇祯朝百姓早已吃不起饭了,难道还会继续供养你们朱家吗?”

“你……”

朱元璋吃瘪,眼神死死地看着张峰,一时间竟是找不到话来反驳。

毕竟经过元末的乱世,没人再比朱元璋清楚张峰方才说的话会引发什么后果。

而一旁的朱元璋看着张峰为自己说话,竟然硬刚朱元璋。

心中十分感动。

不愧是朕最仰仗的贤臣。

日后朕定不负你!

最终,还是朱标出来打圆场道:

“好了,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咱们还是想想怎么才能解决那个时候大明的窘境吧。”

此话一出,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然后,只见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齐刷刷将目光投向了张峰。

张峰一愣。

“你们都看我干啥?”

朱元璋等人知道,朱由检那小子是靠不上了。

现在最熟悉崇祯朝,又有希望救大明的,也就只有眼前这位年轻人了。

“张峰,张先生。”朱元璋缓和了几分语气说道:

“咱知道,你是大明的忠臣,是心系大明,心系百姓的。”

“现在只有你最熟悉崇祯朝的局势。”

“咱相信,你带由检来见咱,心里肯定有打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二章 张峰的胆气,重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