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天下的本质 (1/2)

朱元璋震怒下的两个后辈子孙,跪在那里直打哆嗦不敢说。

朱标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需要自己去规劝朱元璋。

“父皇有句话说的好,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泼出去的水是没有办法再收回去的。

即便真的像您说的一样,但那也只存在于假设当中,不会成为现实。

现实是我大明朝状态百出,需要您这位开国皇帝进行拯救。”

朱标是朱元璋最在乎的儿子,他说的话要比其他的人管用。

故此朱标说完话之后,朱元璋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摆摆手让跪在地上的人全部起来,喝了半杯香茶,稳定自己的心。

轻叹口气说道。

“看来你们还没有明白,为什么我要发火?

实际上我在前面的时候也曾经说过,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和自己家里人进行团结。

原因在于天下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以一家人管千家人。

而如果你真的想永葆富贵,真的想还钱永固的话,就必须要和宗亲进行团结。

在这一点上,你的儿子朱允文做的就比较好。”

朱标熟读四书五经,朱元璋几句话,他就已经豁然开朗。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只有黄氏宗亲团结在一起,才能够对抗各个阶层的势力。

皇帝也才能够成为一个强权皇帝,这是除了暴力之外最好的一个手段。”

看到儿子开窍了,朱元璋自然是十分开心。

“你理解的很透。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当初,一定要朱允炆继承王位的原因之一。

他这个人确实生性懦弱,但他不会对宗亲赶尽杀绝,更不会做出惨绝人寰的事情。

据我的了解,在他登记之后除了老师儿,因为性情刚烈,不认可自己的这个侄子,被逼的自己烧了自己。

其他的宗亲最坏,不过就是贬为老百姓,稍微惨一点的则是流放千里。

可他们都有命,在我朱家还能够开枝散叶,但后面有了有出息的人,还可以把它纳入到宗亲之内。”

朱元璋说出了内心理智的一部分心里。

但还有一部分感性的,他并没有完全的说出来。

他不说,但作为最了解他的儿子,朱标却能够猜出个七七八八。

自己的父皇从小的时候,见父母双亡十几岁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亲人全部死光。

从此以后他自己一个人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对元朝末年的动乱。

他要想方设法的活着,要躲避其他人的暗算。

再加上后来在对抗元朝,包括各地军阀的过程当中。

他有很多的部下,几次三分的背叛他,这让他十分的伤心。

也让他逐渐养成了,不相信任何人的习惯。

而由于父皇的亲人死的太早,在他的心里面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的形象是完美的,是没有任何缺陷的。

是值得信任的,同时也是值得托付的。

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绝对不会背叛皇帝。

也因此他才会对朱棣做出的事情深恶痛绝,十分的愤怒。

但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够揭示出来的,毕竟作为开国皇帝,他所有的出发点一定是理智的,而不能够是感性的。

因此屋子在线路短暂沉默之后,朱标在那里说道。

“父皇,我能够理解您的苦心,我也知道您的用意。

但还是那句话,这些事情都已经是过去的事,咱们现在还是应该专注于拯救大明。

之前张峰就讲,明天要带我们去隆庆朝,看看嘉靖的儿子,咱们还是早些休息比较好。

如此,才能养足精神,在离别之与小万历说明厉害,让他开展改革。”

朱标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打动朱元璋,他知道对于朱棣的事情,只能放到后面来他个秋后算账了。

不过,朱元璋并未打算就此罢手,看着朱由检和朱由校,朱元璋面沉似水。

“你们两个作为朱棣的嫡系,自然血缘上离他更近,希望你们能好自为之,不要重蹈覆辙。”

一句警告换来二人跪拜。

“请太祖放心,后世一定谨记教诲。”

朱由检二人心中寒蝉,等明白过来的时候,屋子里早没了朱元璋二人身影。

朱由检朱由校对视一眼,瘫软在地,许久朱由检开口问道。

“你认为我们的太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我说的是性格而不是丰功伟绩。”

“之前读史书,只知道太祖是一个杀伐果断,心怀天下的人,同时还有些暴力,今日一番对称。

在我看来,太祖是一个性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