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高大人的眼光 (1/2)

看的朱载垕有一点点的心虚,不过他转念一下,在用人方面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高拱也许脾气不太好,但他的能力是一等一的,想到此处时,他又挺起胸膛。

“请太祖放心,我绝对不会当着您的面说假话,更不会当着您的面欺骗您。

毕竟欺骗祖宗就等于大逆不道。”

朱载垕说到此时时,摸了摸自己的脸,他更害怕的是挨打。

朱元璋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自顾自的喝茶,没有再回他的话。

看到太祖没有说话,朱载垕知道他是想让自己说下去。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表情开始变得严肃。

“在前两年首辅是徐阶,所以他年老体衰,同时也厌倦了官场,主要因为我父皇在世的时候宠幸严嵩。

为了能够扳倒那个大奸臣,他隐忍了几十年才一举成功。

上任以后又做了一些事情,余力也因此耗尽。

第二个首辅也就是现在内阁的当家人,他的名字叫做高拱。

脾气有一些暴躁,但看人是十分准确的。

这一点如果先祖愿意的话,我可以具体的举例子,您看如何?”

朱载垕说到这里的时候,在那里悄悄看着朱元璋,他不知道朱元璋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对于朱元璋,他是从心里面害怕。

他很担心自己的这位祖宗,看自己一个不顺眼哪句话说不对了,站起来再给自己两巴掌。

而朱元璋放下了茶杯,轻轻问道。

“这样一个懂得隐忍的官员,他的政治智慧是很高的。

即便他患了病,你也不应该放他回家,而是应该把他留在京城,有事情的时候可以询问一下他。

当然我看你的这个样子,也不是什么强势皇帝,你恐怕很难把握控好官员之间的这种平衡。

算了,还是说说眼前的这个家伙吧,你不是想要举例子。

那从两方面说起一方面是军事,另外一方面是水利。”

朱元璋很清楚一点。

一个王朝想要稳定,首先是要有强大的军事,从而能够威慑外面的敌人。

同时能够迅速的镇压各地的叛乱。

另外一方面就是治理黄河长江,包括灌溉这一方面。

两河流域是重要的产粮区,只要他们不翻烂,那么朝廷就可以收上粮食了。

只要朝廷可以收上粮食,事情就好说的多。

再有一个就是灌溉其他的地区,如果能够及时的浇灌粮食也可以增产。

如此一来,即便那个地方闹灾,到时候朝廷需要拨付的粮款,也就少的很多。

朱载垕不算顶级皇帝,但是他也知道朱元璋询问这两方面的原因。

而这两方面他做的都相当不错。

因此他脸上露出了一点点得意的神奇。

旁边朱珝钧看到这个情况之后。

他觉得父皇刚刚登基三年,能够拿出来的成绩实际上是很少的。

自己对他整个的人生都比较了解,把后面的事情也说一说,这样也许先祖能够对他的印象好一点。

故此抢先说道。

“这件事情还是由后世来回答,更为合适。

毕竟高拱现在刚刚走马上任,他的成绩还不是那么突出。

在水利方面,高拱破格提拔的潘季驯。

他发明了束水冲沙的办法,大大的减少了黄河的泛滥有利于两岸的百姓。

所谓的束水冲沙,就是将两岸的河道变窄,让水流加速。

这样沙子就不会沉淀,而会随着水越流越远,最后流入大海。”

朱珝钧的话引起朱元璋的兴趣。

“这个潘继训还真的是一个人才。

如果他能够生在我那个朝代就好了,那样的话黄河就可以早几十年被治理。

这中间就少去了很多的水灾。

算了,你们还是继续讲你们的军事吧。”

经过朱珝钧的讲述。

朱元璋对朱载垕印象好了不少,语气也缓和了很多。

看到自己的儿子替自己讲话,朱载垕心中也是暖呼呼的。

关键时刻还得是自己的儿子。

朱载垕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起来。

“在军事方面,我也重用了两位将军。

他们镇守了大同以及辽北那一块。

可以这样说,现在游牧民族想要侵略咱们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不过我也承认我不是那种喜欢进攻的。

我只是奉命让他们守住,防止他们骚扰边境也就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七章 高大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