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2.解决纺纱效率!朱元璋给的特殊待遇!朱樉羡慕哭了 (1/2)

话分两头。

朱棣离开秦淮河畔,径直便朝皇宫的方向驱车赶去,在河畔的雪地上留下几轮车辙印子。

现在寒潮正在劲头上。

朱棣知道陆辰这里的东西不会有假,就不浪费时间自己试验,准备交给朱元璋,直接由工部主持大规模制造了。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有这珍妮纺纱机,纺纱效率低下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陆先生大才!真不知道是如何想出来这些巧妙设计的!”

“真可惜不能把那些罐子全部买下来。”

坐在颠簸的马车中,朱棣爱不释手地细细端详着珍妮织布机制造图纸,一边感叹一边惋惜着。

目光之中始终带着敬意。

“爷,您想买罐子的话,可以找没见过陆先生的人去买回来。”

一旁的侍从小北挑了挑眉,建议道。

之前当着面不好做这事情,悄悄派其他人去不就行了?陆辰不可能认识燕王府所有人。

朱棣小心翼翼地收起图纸。

收起脸上的笑容,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你们两个都记好了,陆先生的意思,即便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也不可有任何冒犯。”

在朱棣看来。

陆先生的本事,深不可测。

他太神秘了。

虽然他坚持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什么的。

可是。

一个普通人能把书法经验具象化?

普通人能将三尺青锋毫无折损地放进小罐子里?

最重要的是。

普通人能一字不差地道出他与道衍和尚密谈的内容?

陆先生能知道“白帽著王”。

说不定此刻他们在马车里说些什么,也一清二楚呢?

小北虽然不解。

但也下意识收起自己玩笑的表情。

“知道了,爷。”

“是,王爷。”外面赶车的小平也平静地回了一句。

马车匆匆飞驰。

不多时便到达了皇宫门口。

朱棣径直去了奉天殿,却没想到扑了个空,说是去了大本堂。

朱元璋得了朱棣送过来的飞梭织布机,昨日连夜和工部尚书推定了一整个的推广方案,今天心情不错,所以得空去检查小皇子们的功课去了。

一听到大本堂。

朱棣下意识地撇了撇嘴。

虽然已经是在外就藩的皇子了,但去大本堂晃悠一圈,肯定要遇到宋濂这老头子,万一老头子在父皇面前考较他……

朱棣缩了缩脖子。

对大本堂有种本能般的抗拒。

“殿下,咱们还是在奉天殿门口等陛下回来吧。”

不等朱棣说什么,旁边的侍从小平就冷静地开口提议道,从小跟在朱棣身边,自然是非常清楚朱棣的尿性的。

朱棣也下意识表示这个方案不错。

不过旁边的小北却是看向朱棣挑了挑眉,提醒道:“王爷,你忘了昨天还开出来什么了?不是还说找宋濂老头儿秀一手嘛!”

朱棣这才猛然想起来。

对啊!

现在他可是集许多书法名家经验于一身的人了。

倒是因为本能地抗大本堂,把茬儿给忘了。

“去大本堂。”

朱棣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自信,大手一挥,转头就朝大本堂的方向而去。

看得旁边的小平又是一阵懵逼。

王爷从前可是巴不得永远不进大本堂。

今天这又是咋了?

他无法想象,陆辰的罐子店里开的东西再好,又怎么让朱棣一下子连宋濂都不怕了?那个老学究可不好对付。

一行三人很快来到了大本堂。

刚走到门口。

大本堂内就传来一阵整齐的朗诵声。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掺杂着童音和略微成熟一些的声音。

透过窗户看去。

堂上的老学究宋濂比两年前要老态些许,不过脸上刻板认真的表情倒是一点没变,手里捏着一根戒尺,把大大小小的皇子们管得服服帖帖。

朱棣嘴角噙起一抹淡笑。

想起了从前在大本堂里念书的日子。

自己对这些四书五经没兴趣,不爱学甚至经常逃课,最怕被宋濂抽背。

二哥朱樉虽然一节课不敢落下,却天生不是这块学习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012.解决纺纱效率!朱元璋给的特殊待遇!朱樉羡慕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