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农税的影响
朱元璋所制定的农税为三十税一,在历代当中都算是非常低的标准。
当然也正是这一个原因,他们能够收上来的税收数量并不是特别多。
再加上当地的士绅地主世家大族,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就已经极为成熟。
至于如何不着痕迹的剥削百姓,这些人可是很有心得体会。
各种各样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虽然看样子朝廷所征的税收并没有多少,但是有了这些家伙的存在,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历朝历代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今开国之时倒是好了一点,但是财政方面依然捉襟见肘。
若是以后的帝王,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什么灾荒,竟然会导致财政紧张。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只能够增加赋税,到时候定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
确切地说,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
各种各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要将所有的事情都注意到,谈何容易。
而且这些东西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得出来的,至于那些读书人这些事情对他们有利。
就算是看出来了,不会将这些事情说出来。
朱元璋脸色难看,就像是黑锅底一般。
“百室,我知道你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对不对?”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一件能够影响他们大明国运的事情,能解决最好解决掉。
李善长皱了皱眉头。
“有办法确实是有办法,不过难度确实比较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
听到这话之后,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眉头紧皱。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单独通过名字也能够猜出一些,摊丁入亩应该是将现在的人头税之类的也和田亩税联合在一起,这样的话避免了藏丁的情况,也可以的,有效解决那些土地兼并的事情。
之所以进行土地兼并,实在是因为在这一个社会背景之下,土地就是最好的资源。
将土地传承下去,他们所能够得到的收益极高。
但是如果其中的利益没有多少,自然就不会有许多人往上面凑。
同样的这样的举动会得罪许多人,甚至整个士绅集团。
而另外一个士绅一体纳粮,则是改变了所有的特权组织,当所有的人都一体纳粮的时候,并不存在任何的特权,这样的话税收什么也都能够上来。
要知道那些普通百姓手中的田地并没有多少。
真正的大头实际上是那些官僚地主和世家大族。
他们手中才占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土地,这也是区别于普通百姓不同的地方。
朱元璋的脸色难看了起来。
虽然他在整个大明王朝说一不二,但是也知道这些世家大族和文人之间的权力有多大。
要是想要动他们的话,恐怕会极为麻烦,说不定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会反对。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杀得人头滚滚的事情了,说不定还要应对各个地方的叛乱,到时候好不容易出现的太平盛世,就要毁于一旦。
太子朱标急忙说道。
“父皇三思,此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若是如此,岂不是和所有世家大族和读书人站在了对立面,到时候与我等不利!”
“天下百姓虽然暂时苦了一些,但是比起曾经食不果腹的日子好了许多!”
“至少他们现在还能够活着,还有饭可吃,若是咱们真的这么做的话说不定会天下大乱!”
随后太子朱标又将目光看向李善长,希望李善长能够说两句公道话。
李善长自然明白太子朱标的顾虑,随后笑着说道。
“这一点太子殿下说得确实不错,虽然这两个办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此事,但是影响也是极大的!”
“除非是我大明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或者是陛下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在不损伤我大明王朝元气的情况下,将这所有的地主士绅一网打尽,否则的话,一切不过是推到了从来!”
“隋炀帝贯通运河,确实损耗了大量的民力,但是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件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甚至包括科举考试也是如此!”
“因为这些事情触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隋末的那些歌剧诗里有哪一个不是世家子弟,他们背后基本上都有人支持!”
“黄巢起义虽然残暴,但是不得不说,却将陇西的门阀势力屠戮一空,否则的话,又是一股极为恐怖的力量!”
太子朱标和皇帝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思考着,李善长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