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朱元璋:酸儒书生还有这样的妙用? (1/2)

“重八啊,错了就是错了,如今苏洵能够告诉你这分封制度的弊端,乃是你的幸事,更是大明的幸事!”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一脸纠结的模样,不由开口劝说道。

“你小子说的的确有道理!”

“咱承认这分封的事情,是咱考虑不周了!”

“但如今问题已经出现了,既然你能看出问题的根本,那可有应对之策?”

朱元璋也就是放不下自己身为皇帝的面子,被马皇后挑破之后,也没再纠结,而是对着苏洵请教了起来。

“两个办法!”

“第一个就是如同汉时推行的推恩令一般,控制皇室宗亲的人口数量!”

“等数代人之后,那么第一代藩王宗亲,也就不是所谓的皇亲国戚了!”

苏洵缓缓地说道。

“推恩令……这个咱考虑考虑!”

“那第二个办法呢?”

朱元璋显然并不满意推恩令这样的方式。

“既然分封已经是定局,现在让陛下直接把藩王们的封地都给收回来也不现实!”

“但陛下如果不想大明被皇室宗亲所累,倒是可以让这些藩王打出去!”

苏洵想了想,这才开口说道。

“打出去?这又是何意?”

“你小子别卖关子,有话直说!”

“只要你说得好,咱再赏你一些好东西!”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

“所谓的打出去,便是分封诸王于海外之地,有道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大明若想长治久安,何不利用这些藩王宗亲们,为大明开疆扩土?”

“这不比您把大明这一亩三分地分割成几十份来得强么?”

“而且海外之地物产富饶,有无数的矿产所在,不管是高产的农作物,亦或者是金银,都数不胜数!”

“有了海外那无穷无尽的资源,陛下还怕养不起你这老朱家皇室?”

苏洵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分封海外?还真亏你想得出来!”

“海外蛮夷之地若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那这些国家何故这些年还要年年朝贡咱大明,奉咱大明为天朝上国?”

朱元璋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冷哼道。

“陛下此言差矣。”

“您别忘了,小子可是来自后世六百多年后的人,我知道的事情,远比当世大明之人知道的更多!”

“别的不说,全世界的版图,包括所有物资矿藏所在,我都可以给你弄来!”

“反正这些好东西就摆在那里,大明和陛下要不要去取,完全是陛下自己看着办!”

苏洵却是一脸认真地提醒道。

“此言当真?”

朱元璋的呼吸都不由急促了起来!

他倒是差点忘了,苏洵乃是六百多年后的人,让他提供一下海外矿产和物资所在的地点,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小子下次给您带些这方面的资料过来就是了!”

“先从大明周边开始,就如同东瀛,就有好几处金银铜矿所在,就连他们自己目前还只发现了很小的一部分!”

“若是大明能够占据东瀛,还用担心金银铜不够的问题么?”

苏洵说起东瀛这地方,那真的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啊!

应该说只要是个华夏人,对于这个地方,以及在这个地方生活的民族,都不会有什么好感,更有国仇家恨才对!

“东瀛?区区岛国居然还有如此多的矿藏?”

“当真是暴潜天物啊!”

朱元璋顿时就心动了起来。

他突然觉得,此刻看苏洵都顺眼许多了,就仿佛在看着一座移动的金山一般!

“这么说,陛下是同意打出去的策略了?”

苏洵笑着问道。

“这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得徐徐图之!”

“等回头咱那几个儿子回来了,再好好的商讨一番,你不是有能耐么?”

“帮着咱说服这四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们咱自己搞定!”

“不过朝堂之上,怕是会遇到不少的阻力,尤其是那帮酸儒书生,若是知道咱想着要打出去,怕是又要说咱穷兵黩武了!”

朱元璋说到后来,就意识到这个策略在朝堂上或许会受到来自文官的一片反对之声!

“其实儒生那边的问题,很好解决!”

“陛下不过是陷入了一个误区而已!”

苏洵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哦?”

“你的意思是,有办法说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