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0年,大明洪武三年。
“这里可是应天府城郊,天子脚下,竟敢如此堂而皇之的来偷东西,简直是目无王法。”
“劳资平生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种好吃懒做,成天想着不劳而获的人。”
“没说的,绑了给老子送官府去。”
朱桐怒气冲冲的指着面前的两位男子大吼着。
“喂,小子,有话好好说啊,我们真的不是小偷。”其中一位中年男子不停的冲朱桐嚷嚷。
另一位男子倒是没有说话,只是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朱桐。
朱桐才懒得跟他们废话。
这两个家伙的穿着,以及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
看起来确实不像是小偷。
可是,朱桐之前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包之上看得清清楚楚。
这两个家伙,鬼鬼祟祟的走进他们的村庄。
先是撅了田里的几串水稻。
又掰了几个包谷。
刨了几个土豆。
摘了几个辣椒。
最后还抓了几把朱桐让人加工好了晒在村口的精盐。
东看看西闻闻之后,全他娘的揣进了他们的怀里。
这特么不是小偷是什么?
这些东西可都是朱桐穿越时,随他一起穿过来的一批宝贵的种子。
辛苦鼓捣了好几月才鼓捣出来这第一批,他自己都还没吃到呢,眼看丰收的时候就要到了,竟然来了这么两个二货,如此糟践他的血汗。
朱桐当然气愤。
送官府,必须送官府啊!
不管那两个男子说些啥,朱桐是一句都懒得听。
指挥着他穿越过来之后村里收的几个小弟,连拖带拽,将那两人送往官府。
……
张庆元是金陵南面二十余里,也就是应天府下辖上元县的县令。
此时此刻,他真的想哭。
就在今日,一个没招谁没惹谁的下午。
他本悠哉悠哉的躺在后衙的花园中赏花垂钓。
忽然,衙前鼓声大震。
一起盗窃案被小厮报了上来,打搅了他的清静。
张庆元懒洋洋的来到了公堂之上。
想着赶紧将这芝麻小案给断了,继续回去赏花垂钓。
可是当张庆元看清楚县衙之上站着的两位“被告”时。
顿时被吓得六神无主,魂都差点飞了。
这两位被人击鼓状告的窃贼,不是别人,
正是当今天子朱元璋,
以及当朝右相,魏国公徐达。
这可都是随便打个喷嚏,都能让整个大明抖上几抖的主啊!
要是其他的地方的一个小县令,可能一辈子也是没有机会一睹大明天子风采的。
可张庆元不同啊,他是上元县令,就在天子脚下当差,见过朱元璋徐达不止一次。
此时自然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微……微……”
张庆元哪里还有时间去想这两位大佬咋就成了盗贼?
原本迈向公堂主位的腿瞬间拐了个弯,转向堂下的朱元璋徐达,作势就要跪拜。
可他微臣的臣字还没说出来,就收到了徐达的一个眼神。
作为一个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油条。
张庆元瞬间就领会了徐达的意思。
这两位菩萨的样子一看就是微服私访,似乎不想暴露身份。
这可令得张庆元叫苦不已。
要是没有徐达的这个眼神,他只管跪拜天子,然后将天子请到主位之上。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下方那个胆大包天,胆敢将天子送到官府来的倒霉蛋大个百八十板。
然后再按照天子的意思去处置就行了。
可现在……
张庆元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
偷偷的瞄了朱元璋一眼。
而朱元璋压根没有看他,目光一直饶有兴致的放在下方的那位“原告”小子的身上。
“大人,草民朱桐,上元县下辖李庄人士,是一个勤恳劳作的良民。”朱桐见这县令好像有些痴呆的样子,等了半天没等到他提问案情,于是主动开口。
伸手一指那两位偷他粮食的盗窃贼,义正言辞:“就在今天下午,这两人突然闯入草民耕种的田地之中,未经许可,私自采摘草民辛苦栽种的粮食,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一派胡言!”张庆元听了朱桐的陈述,立即厉声斥责了朱桐一句,小心翼翼的看向朱元璋徐达二人:“小子,睁大你的眼睛好生看看,这两位……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