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源。
一个眉目清秀,样貌可人,头戴玛瑙头饰,身着裘皮短袍的少女,
走到一个身材魁梧,同样穿着长靴以及蒙估袍的中年男子身边:“阿布(父亲),徐达的五万大军,即将抵达凤阳,与那里李文忠傅友德汇合了,大都形势危急,我们要去支援陛下么?”
少女名叫博雅轮海别。
大元齐王扩廓铁木尔(王保保)长女。
在其父的教导下,自幼研习弓马兵法,虽是女儿之身,身手智谋,皆是不输男儿。
而她面前的中年男人,正是他的父亲王保保。
“先看看吧!”
王保保思虑良久之后,缓缓说道。
据他在早前怎么金陵的探子来报,
大明此时的国库并不充盈,根本就无力支撑大战。
当然他们元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做好了休养生息的准备。
可是今天,他接到了一封新的战报:
早在数日之前,朱元璋便令徐达亲率五万大军直奔凤阳,欲先取通州,再取大都。
这便令王保保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难道之前探子带来的大明国库空虚,无力支撑大战的情报,是朱元璋故意放出的烟雾弹,意在让我军放松警惕?
虽然心中有如此猜测,
王保保也不敢轻举妄动,直接引军去大都勤王。
他的南面,还有着蓝玉冯胜的数万军马虎视眈眈。
在弄清楚徐达朱元璋他们究竟是何意图之前,他的十万兵马,根本不敢乱动,“乃尔不花,多派一些探子,时刻关注明军动向,尤其是通州方向。”
……
凤阳。
军营。
“禀大将军,王保保的太源大军,暂时没有任何动作。”
王保保的探子时刻关注着明军的动向,而徐达的探子,也同样在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
此时得知王保保大军没有任何动作。
徐达嘴角微微扬起。
那小子的第一步是算准了。
在我大军没有开始对元大都的屏障通州发起进攻之前,
王保保弄不清楚我军的真实意图,同时顾忌那边的蓝玉冯胜,确实不敢轻动。
“李文忠听令!”
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徐达开始他的第二步行动:
“你引精兵一万,速速备好攻城器械,明日寅时向通州开拔,卯时开始,全力攻打通州南门。”
“傅友德听令,你引一万精兵,与文忠同时开拔,攻打通州北门。”
徐达将令一出。
李文忠傅友德第一时间,竟不是领命下去准备。
而是面面相觑。
倒不是他们不想听徐达这个大将军的号令。
而是,
徐达的这道军令,着实让他们大大的吃了一惊。
身为前线将领的李文忠傅友德,比后方的刘基李善长等人,更加清楚元大都的城防的坚固。
得知大将军只带了一月军粮过来的他们,
心里同样的得出了一个跟刘基李善长他们相同的结论。
大将军此次出征,不过是做做过场,打给天下人看的。
这点军马钱粮,根本不可能撼动元大都。
可是,
此时大将军的这一道将令,哪里有一丝做做过场的样子?
他这架势,分明就是要来真的啊!
不仅是李文忠傅友德二人,就是一旁的一干副将们,此时也都是非常懵逼。
“嗯?”徐达当然知道二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哼了一声鼻音。
二人回过神来。
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
干就完了。
于是纷纷领命而去。
……
七日后。
大明军旗,插满了通州城的城楼。
“比预想的时间,还快了三日。”
徐达登上城楼,眺望着数十里之外,元大都的方向。
直接冲左右道:“李文忠傅友德,令你们整顿三军,三日后向元大都开拔!”
而这一道将令,徐达并不是在军营中发出的,而是站在通州城的城楼之上,
当着诸将,以及无数的军士们,高喊出来的。
喊得可谓是威势十足!
此举的目的,当然就是在贯彻他这次出征的第三步,摆出一副他将率领大军,全力攻打大都的架势,让大都之中的元朝皇帝妥灌帖木儿胆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