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马皇后给朱元璋沏上了一杯热茶,问道:“重八,你真在让天德出证之前,就料定那元朝皇帝会弃城而逃,天德此行能够收复大都?”
莫说刘基不相信了,
就连朱元璋的结发之妻,
马皇后都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家老朱竟然有这等谋略智计。
她可以说是朱元璋最为亲近的人了。
说是世上最了解朱元璋的人也不为过,
可是此时徐天德那边,已收复元大都的消息可是切切实实的传回来了。
她想不相信也不行了。
所以此时她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
“哈哈哈……”
朱元璋得意的大笑。
老实说,在这份捷报传来之前,他的一颗心也是悬着的。
直到亲眼看到了这份捷报,他的一颗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
“跟你说实话吧!”
若是面对别人的话,朱元璋不会把什么都说出来,但面对马皇后,他倒也不用遮掩什么,
之前一直没说,只是事情还没有结果而已。
“咱确实知道那元帝妥灌帖木儿有可能畏惧天德的威名,弃城而走。”
“但……”朱元璋说着,稍微停顿了一下;“但这一点,却不是咱算出来的。”
果然如此。
马皇后立即对那个真正的高人来了兴趣:“那是谁算出来的?”
朱元璋嘿嘿一笑:“前番我跟老大去取来的那些粮食种子,你都瞧见了吧?”
“嗯,瞧见了啊,确实都是好东西,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如你们所说那般,能够有那么高的亩产了。”马皇后随口应了一句,
又道:“咱们不是在说那个算准妥灌帖木儿会弃城而逃的人么?你又忽然说那粮食种子的事情做什么?”
“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了几声:“向我们献出此妙计,让咱哪怕只有一月之粮,也敢果然派天德出征的高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改良水稻种子,又研制出玉米土豆这等奇物出来的少年啊!”
“他才是咱大明此番能够顺利收复元大都的第一功臣,跟他一比,连徐天德这位大将军,也得靠边站。”
“啊?”
听完朱元璋的一番话,马皇后满眼的难以置信:“重八,你莫不是在诓臣妾?一个人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够此等智计?”
“哈哈哈……”
此时,外面一人大笑着走了进来。
能够如此不需要通报,便可进入这奉天殿的,整个大明,也就只有老朱皇帝最为宠爱的太子朱标了。
“母后……”
朱标一进来就看着马皇后道:“要是在儿臣见到那朱桐之前,怕是也不相信他一个黄毛小子,会有此智计。”
“不过经过儿臣与那朱桐的几番促膝长谈,才发现此人当真是个人中翘楚,此人不仅聪颖之际,学识是渊博,见闻之广阔,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若是父皇此番出兵北征,收复元大都之计出自他手,儿臣是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哈哈哈好……”
朱元璋在一旁大笑着看着朱标:“老大,咱就说这几天老是瞧不见你人,都是偷偷跑去找那小子去了吧?”
朱标也不否认;“儿臣素来就喜结交有识之士,父皇您是知道的,如朱桐这般奇人,儿臣当真是平生仅见,以前儿臣一直以为“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此话过于夸大了。”
“不过在儿臣结识了那朱桐之后,听了他几番见解高论之后,彻底相信这句话了。”
“有时候智者的一句话,确实能够令人拨开云雾而见青天,胜过十年寒窗苦读。”
“是吗?”马皇后闻言一阵莞尔,
自己面前的两人,一个是大明天子,一个是堂堂储君。
可谓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两个人。
竟然都对那叫朱桐的少年如此倾心。
令他心里对那少年也是忍不住的好奇起来了。
“重八,老大。”马皇后想了想:“既是如此人才,为何不揽入朝廷?一来他可以施展抱负,二来咱们大明此时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此等人才。”
“不论是他献出那些粮食种子,还有此番献计收复元大都,都是莫大的功劳!”
“你们破例免去他的科举,破格提拔他入朝廷,给他一官半职,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闻言,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二人相视一眼,皆是摇头苦笑。
……
跪求一朵鲜花评价票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