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扯走,那不是在打咱老朱自己的老脸嘛!
这也是导致他无比勤政的原因之一。
‘如果真的按照这位小掌柜所说的去做,能挑选出真正为国为民,不限于四书五经的好官员。’
‘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朱元璋虽然不懂“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但他毕竟是造反出身的。
深知只有老百姓们日子过得好,自己的江山才能稳固。
若全天下老百姓都对大明朝的统治有意见,那自己这个皇帝的位置,定然是坐不了太久的。
‘不失为一个能让大明千秋万载延续的好办法。’
朱元璋心中很快就有了定论。
再看向叶轩的眼神。
也多了几分欣赏和认可。
“没想到叶掌柜对国策,也有如此见解。”
“咱真是越来越觉得,叶掌柜不如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可惜了啊!”
朱元璋看似开玩笑似得开口。
“什么见解,不过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一家之言罢了。”
叶轩摆手:
“上不得台面。”
“叶掌柜太谦虚了。”
见他这副样子,朱元璋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心中对这个年轻掌柜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了。
‘不仅精通经商,诗词,而且在国策上的眼光也很好,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而且还不骄不躁,谦虚谨慎……’
‘是个大才啊!’
‘我大明朝,缺的就是这样的人啊!’
朱元璋心里想着,如果叶轩没有放弃科举,而且坚持到了殿试的话……
以叶轩的表现,自己还真的要给他一个状元当当!
再留在身边重用……
把安庆公主许配给她,让他当咱大明朝第一个平民出身的驸马爷也不是不可啊!
只可惜现在叶轩是个商人……
商人做驸马这种事情,不仅明朝没有,放眼数千年的历史也没有出过。
身份上的成见,朱元璋也不愿意开这个头。
更何况若叶轩以商人的身份加入皇室,定然会影响到“重农抑商”的格局。
朱元璋自然不会做这种不理智的事情。
正当他为此感到可惜的时候。
忽然一股香味传来。
“客官,您的脆皮烤鸭。”
老白端上来一份切好,码好的鸭肉,放到台子上,又问道:
“剩下的几份是帮您打包,还是……”
“带走。”
朱元璋回答,也来了兴趣说道:
“再给咱来几份,凑个整。”
“得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