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自然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因为老朱和老李,也算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朋友。
加上在他的馆子里,也就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可陆川也有数,看两人这样,多半是大明的爱国愤青。
老老实实聊天不好么,非要去说那些军政大事。
陆川是不想说,可是老朱急啊。
多日来的接触,以他见微知著的眼光,看得出来陆川可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有着缘由。
这可是关乎数十万将士的大事,他怎么能说算就算。
两军交战,本事就战事不定。
就算是陆川只考虑到了百分之一的可能,那也许也会导致战果倾斜。
“陆川老弟,快说吧,吊人胃口干嘛。”
陆川依旧是闭口不言。
见状,老朱摇了摇头,有些无奈,从腰间取出一个银锭推到陆川面前。
“陆老弟,这锭银子,就当你的润喉钱了,行吧。”
“哎呀老朱,你这是干嘛呢,大家都是自己人,下次可不兴这一套的啊。”
虽然嘴上说着好听,可陆川手底下的动作那是一点没慢。
袖子一扫在,桌上的银子便收入到了口袋中。
别看他守着一个小酒馆,但其实陆川挣的钱,其实也只够温饱。
毕竟大米菜钱,这些东西可都是成本。
若不是税收够低的话,他这个馆子早就申请破产了。
这十两银子到手,够陆川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都不用为吃的犯愁。
只需要老老实实等待系统开启即可。
拿人手短,陆川也没继续藏着掖着。
“老朱,我先问你个问题。”
“蒙古人最强悍的战力在哪。”
这个问题甚至不用老朱,旁边的老李就抢先一步,没好气的答道。
“废话,当然是蒙古骑兵。”
看得出,老李仍对于陆川刚刚说大明必败的事耿耿于怀。
看在那十两银子的份上,陆川也没计较,继续说道。
“对啊,那我再问你,和北元最终的战场,将会在哪。”
问这个问题,陆川是考虑老朱和老李既然都是商人。
肯定是游历八方,消息剔透。
如果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他再继续解释下去也没意义。
只能是对牛弹琴罢了。
老朱眉头微皱,一番思索后道:“华北以北的长城沿线。”
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大明的军队便已经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将北元驱逐出了中原之地,赶回到了草原。
如今再次北伐,只需要经过雁门关,巨庸关便可长驱直入。
直抵北元首都。
而其中华北之地,就宛如两军阵前的一道天堑。
跨过,大明军队即可直插北元首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元军是肯定不会放的。
“对。”陆川点了点头,随即又道:“华北之地,为牛羊广袤之地,这正是骑兵发挥的主要战场。”
“大明军队是骁勇善战不假,但同样的,他们也是第一次踏入草原,地形方面可完全占不到的便宜,已算先失地利。”
“再者我们说人和,北伐军队,那可是我大明精锐之师,一直随着皇帝陛下大江山的班底,你说说,这确定没问题么。”
老李还没有发觉到老朱那赫然呆滞的眼神。
反倒是一脸懵的问道:“这有什么问题,将士,不是越能打越好么。”
老朱突然感觉到心底升起一阵寒意。
身躯中不由有些哆嗦道:“不好,大错特错。”
洛川点了点头,想不到这老朱还是有点眼力劲的。
这么快就能看穿其中关键。
小酌一口润了润嗓子,陆川继续道:“大明的班底,可都是随圣上从南方起义的南方人啊。”
“长途跋涉之下,肯定多有水土不服,作战能力肯定会下降。”
“反观北元,即便被打的北遁而去,可引弓之士,足有百万之众,归顺部落,不下千里。”
“现在,你还认为大明能稳操胜券么。”
听到陆川的一同分析,老李也是冷汗直流。
的确,按照陆川的说法。
大明真的没有太多的优势。
当时出军北伐的时候,也是徐达,蓝玉等一干武将执忠进谏。
当时皇上也曾经考虑过会不会太冒失,可那时候的大明打仗实在太顺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