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你再给咱说说黄子澄、齐泰这两货怎样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
看朱由检的反应,朱元璋猜到这两个所谓的肱骨之臣,肯定好不到哪里去的!
不由更为好奇
太祖高朱元璋:“说,咱受得住!”
崇祯皇帝朱由检:“建文元年,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联名上书建文帝,推行新政。”
“洪武朝时,六部尚书原为三品官,却被升至一品。”
“太仆寺等官员,原本六品,也统统升至五品。”
“免除江浙地区赋税,企图恢复古制,甚至先秦井田制度……”
看到这里,老朱顿时恍然大悟。
终于明白为何李想请表斩杀他们了。
如果自己还在。
要是他们敢提半点王政复古,或井田制度。
他绝对会当场宰了他们!
井田制度是啥?那是土地私有,按亩征税的荒唐制度!
自古至今。
搞井田制的人没几个好下场。
上一个搞井田制的王莽,已经被斩下头颅悬挂在东汉宫墙上长达几百年了!
最离谱的是,他们还搞什么官制改革?
说是改革,实则是在送大礼!
提拔一两个亲信也就算了。
这两货却直接把他们官阶都给提了上来,玩得像是自家后花园一样。
“真是气死咱了!”
老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恼怒于朱允炆的无能。
要不是他还在筹备一盘大棋,现在指定得把黄子澄跟齐泰都给宰了。
良久,幽寂的殿中响起一声长叹:
“老大,你不孝啊...”
...
与此同时!
黄子澄、齐泰和朱允炆三人,也来到了诏狱。
“什么?”
“黄大人和齐大人也来了?”
诏狱内,刚和李想唠完嗑的蒋瓛,听到一名手下走来汇报,当即一脸诧异。
这可是关押朝廷重犯的地儿,啥时候这么受欢迎了?
“难道也是来找李想的?这小子...”
他嘀咕着,往外边走去,很快,便见到了几道人影。
除了黄子澄与齐泰外,后边还跟着一个穿着斗篷的黑衣人。
“两位大人所为何事?”
蒋瓛眯着眼。
黄子澄斜睨一眼,不屑道:“哼,若不是今天有贵人想来此探监,我自当不乐意来此!”
“尔等快快让开!”
蒋瓛眉头微皱,又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黑衣人,沉声道:
“这位贵人,可是太孙殿下?”
“别废话,叫你让你就让!”
黄子澄有些不耐烦。
蒋瓛却一脸为难,“但陛下有旨...”
遭到婉拒的黄子澄,双眼顿时阴森下来,厉声质问:
“有旨?圣旨在哪?自诏狱成立以来,几曾有囚犯能有这待遇的?”
“我看你是妄传圣旨!”
他素来不喜锦衣卫,毕竟这帮家伙嚣李跋扈惯了,妄自揣测圣意的事儿,可没少干。
说着,便要往里走...
可下一瞬间,蒋瓛身后的锦衣卫,当即拔起了腰间的绣春刀。
见到这些狗腿子这般作态,黄子澄不怒反笑:
“好呀你,蒋瓛!你可是要造反?难道你们还想对殿下动手不成?”
“黄大人,我们绝无此意!”
蒋瓛面无表情。
“谅你们也不敢!”
黄子澄冷然,思肘了一会儿,又缓声道:
“殿下只是想进去看一看,你索性行个方便。出不了什么差池!”
随即,又厉声道:“若再阻拦,就别怪殿下回去参你一本。”
蒋瓛的脸色凝重了几分。
朝野上下都知道:太孙殿下极受帝宠。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况且,陛下也只是说要好生看管李想,并没有明令禁止外人探视。
身为锦衣卫,除了陛下外,他也不会杵任何人,却也没必要平白去得罪人。
毕竟,他的确没有收到不让人探视的旨意,从某个角度来说,确实有假传圣旨之嫌。
想到这里,蒋瓛一挥手:“给太孙殿下让路!“
锦衣卫们立即回刀让步。
不过!
朱允炆乃是储君,蒋瓛自然不敢怠慢,但李想他也要保其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